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政务动态
小空间维系大民生——全国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北京场外连线
2020-05-09 15:41:25  |  北京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
字号:
分享:
打印

  2020年5月8日,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议题是“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北京市政协委员聂一菁在丰台区嘉囿城市休闲公园室外体育健身场地,以场外视频连线方式,走进群众身边健身场地,现场介绍了北京市借助“疏解整治促提升”打造市民“举步可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据聂一菁委员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充分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和城市“金角银边”,见缝插针打造市民身边健身场地设施网络。

  马家堡嘉囿城市休闲公园曾经是一处综合批发市场,丰台区利用市场的疏解腾退土地,打造了这片3000平方米的城市休闲运动空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步道等多样性场地设施。

  不光是嘉囿公园,海淀逸城体育公园、常营半马赛道等,一个个便民为民的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与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一位来公园健身的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讲,这里原来是个综合市场,挺乱的,环境也不好。这一带的小区比较多,住的人也多,从前周边一直没有个环境好的公园,平时遛弯儿、带孩子玩都没有地方。现在好了,区政府把这个市场拆除之后,建成这么好的一个大公园,环境好,绿植也多,还有这么多的健身场,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步道、器械都特别受欢迎,最重要的是离家近,出门就到,很方便,每天来这里锻炼的人很多,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儿都特别愿意到这里来玩儿,大家在一起打个球、踢个毽儿、跑跑步,感觉真是特别好、特别开心!

  聂一菁委员在总结北京市经验时介绍,一是多部门联动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措施。为破解市民健身难题,体育、规划自然资源、园林绿化、水务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加强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三年工作方案和《北京市体育特色乡镇标准》《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标准》,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注重以赋权、下沉、增效为重点,全力引导街乡全民健身工作增强服务群众功能,规范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在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和体育特色村中提档升级。截至2019年底,全市创建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117个。二是坚持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府重要民生项目。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每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和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以“疏整促”工作为契机,深度挖掘市民身边供地潜力。2017年建设509片、2018年建设773片,2019年建设150余公里塑胶面层健走步道。2020年计划建设300处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30公里社区塑胶面层健走步道。

  聂一菁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发扬推广北京市“融体于绿”的模式,改变公园和运动场地各自为战的局面,合理利用公园绿地空间和城市疏解升级过程中产生的“金角银边”,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嵌入式、小型多样、灵活简易的便民惠民健身设施,增加便民满足群众便捷健身需求,让嘉囿公园这样的健身好去处越来越多。

图片1

嘉囿城市休闲公园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现状

图片2

嘉囿城市休闲公园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现状

图片3

嘉囿城市休闲公园地块原貌

图片4

嘉囿城市休闲公园地块原貌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