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解读
2022-02-07 16:39:58  |  北京市体育局
字号:
分享:
打印

  政策文件:《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对“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与部署,是深入实施健身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指导新周期北京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现就《实施计划》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问:请介绍一下《实施计划》出台的背景。

  答:“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全民健身工作蓬勃发展,市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18%,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增加,体育组织活力显著增强,全民健身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市民健身需求相匹配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为新周期《实施计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殷切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将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提出,要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建成体育强国”明确写进了2035年远景目标。北京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近年来相继出台《北京市落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北京市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这些都为《实施计划》的编制指明了方向。

  2021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以下简称《计划》),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节点有关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是“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为贯彻落实好《计划》,推动北京市全民健身事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经市政府同意,结合北京市全民健身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计划》。

  问:请介绍一下《实施计划》的编制过程。

  答:2020年7月北京市体育局成立专项研究小组,正式启动了《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工作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汇聚了相关专业学者、政府官员、社会智库、社会组织和群众代表各方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阶段是2020年8月至11月,组织开展了扎实的群众健身状况调查工作。由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从全市16个区的273个村(居)委会中抽取了6006名3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充实的一手数据,为课题组全面、及时了解市民全民健身活动状况,客观评估总结北京市全民健身工作效果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组织开展了深入的走访调研和梳理研究工作。深入各区体育部门,抽选有代表性的街道(乡镇)、体育组织、企业等开展了深入的走访调研。组织各方专家对城乡居民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和“十三五”全民健身工作开展深入的分析总结。围绕编制任务开展了对标研究、政策解读、案头研究等工作。

  第三阶段是2021年6月至7月形成初稿,进行了多轮次的研讨和修订工作。在扎实完成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编制《实施计划》的总体考虑和拟列入《实施计划》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进行反复研讨,对《计划》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和任务分解,逐条确定了落实方案,于2021年7月形成了《实施计划》初稿,开展了多轮次多维度的专家、组织、相关单位的论证评估。

  第四阶段是2021年8月至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开展意见征集工作。以《实施计划》初稿为基础,在充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撰形成了《实施计划》(征求意见稿),市体育局书面征求了35家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区政府和市体育局系统单位的意见,并于10月13日-19日通过首都之窗和市体育局网站面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在充分论证吸纳各类意见的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完善。

  问:请介绍一下《实施计划》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特点。

  答:《实施计划》由3大板块14个部分构成,在整体结构和内容的覆盖范围上,《实施计划》与《计划》保持一致,同时涵盖了国家和北京市相关工作的要求。

  第一板块为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两个部分,主要阐述了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制定依据和出发点,明确了到2025年要实现的目标任务。

  第二板块为主要任务:包括“补齐短板,为市民提供多样的健身设施” “锻造长板,为市民提供丰富的健身活动”“提质增效,为市民提供科学的健身服务” “优化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健身氛围” “创新驱动,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健身供给” “融合发展,为市民提供多元的健身体验”6个重点领域的重点任务,每个部分明确了为市民提供的具体实事和3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第三板块为保障措施: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壮大人才队伍”“加强安全管理”“推动智慧服务”“强化监督评估”6项具体措施,确保《实施计划》主要任务能够落实落地。

  问:《实施计划》制定了哪些发展目标?

  答:《实施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工作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定位,发挥“双奥城市”、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优势,着眼体育强市愿景,全面加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

  《实施计划》的发展目标设定是:到2025年,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民惠民、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市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更加便利,健身热情和科学健身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3%,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力争实现全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2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4名,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问:《实施计划》编制的总体考虑有哪些?

  答:《实施计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北京市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机遇挑战,按照“一个坚持,四个重点”的基本思路,重点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核心指向和思想内涵上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实施计划》的编制始终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积极回应百姓需求放在首位,每一项任务目标的确定都与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满足感的实事挂钩,推动各项工作下沉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重点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均衡发展。健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解决的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布局不优、载体不新、质量不高、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实施计划》的编制重点关注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参与度、增强可及性,不断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人群均衡协调发展,形成了系统化、整体性的部署安排。

  (三)重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实施计划》的编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北京市全民健身状况调查结果,重点关注老百姓反映的突出问题,如体育组织、体育赛事活动还需不断向基层下沉,群众使用健身场地设施的便利性还有待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仍需进一步普及,全民健身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等。

  (四)重点落实国家《计划》的任务要求。在起草过程中,注重贯彻国家对于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部署要求,秉承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一体化(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四大发展理念,对《计划》逐条解读,保证国家各项任务目标的贯彻落实,在丰富完善发展战略、继续把“六个身边”工程作为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主抓手的基础上,体现“任务目标下沉基层”要求,做到能检查、易评估、可考核,部分内容提出以国内外先进水平作参照、定标杆。

  (五)重点聚焦北京特色和首善标准。“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赛事活动丰富程度、体育组织活力激发等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全国前列。《实施计划》在确保与国家大政方针保持一致的基础上,聚焦落实北京市的各项重点工作,立足北京实际的发展状况,总结成功经验和特色亮点,深入分析优势和不足,细化任务措施,凸显出北京高度、北京特色和首善标准。

  问:《实施计划》编制中聚焦了哪些问题?

  答:《实施计划》重点聚焦破解群众最关心的4方面问题:

  (一)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随着运动健身成为一种时尚、新兴的生活方式,群众“健身难”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健身难”问题既是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体育强市的基础,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因此,《实施计划》从补齐场地设施短板、整合各类健身资源、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引入智能化手段等方面入手,聚焦群众“健身难”问题的解决。

  (二)破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问题。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确立。但是,还存在区域之间、人群之间、项目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实施计划》立足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着力引导优质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向基层下沉,推动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实现均衡发展。

  (三)破解全民健身的活力与创新不足问题。随着全民健身热度的持续提升,群众体育工作的边界不断被拓展,以往依靠建设施、办赛事、政策补贴的传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在于活力和创新力的不断激发。因此《实施计划》提出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制定办赛指南、评估定级等方式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激励体育明星、专家学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等多元群体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四)破解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健康健身新需求的问题。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健康基础,新时代群众对于健康和健身的需求不断升级,对场地设施、健身组织、活动形式等基础配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全民健身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基层社区治理等方面作用给予了更多关注。因此,《实施计划》的编制对焦群众对健身健康的新需求,通过加强政策支撑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充分调动群众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能动性,保障群众健身新需求的持续满足。

  问:对贯彻落实《实施计划》有何安排部署。

  答:《实施计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开展的重要文件。为确保更好贯彻落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部署。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规划、纳入实事、纳入考核。各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二)加强资金保障。市、区两级政府应将全民健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与全民健身需求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按照面向社会、重在基层、属地为主、财随事走的原则,加强对基层资金、人员、场地设施的投入支持力度。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兴办全民健身公益事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壮大人才队伍。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指导群众健身的教练员职称评定工作。

  (四)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的安全监管,推动体育场馆按标准配置 AED 等急救设施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立户外赛事活动的安全分级管控体系,落实赛事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及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管控责任。坚持防控为先,坚持动态调整,统筹好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规范体育健身预付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五)推动智慧服务。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推动建设市、区全民健身服务平台,支持各区制定区级“电子地图”等智能化服务平台,提供健身设施查询预订、体育培训报名、健身指导、健身信息获取等服务,做好数字化赋能提升工作,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

  (六)强化监督评估。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要依据职责分工,推动任务落实,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定期对各责任单位开展督促检查,市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区政府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同时,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