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038号党派提案的答复意见
2023-11-15 15:04:21  |  北京市体育局
字号:
分享:
打印

致公党北京市委: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建设‘双奥之城’,高质量打造首都特色体育赛事活动的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北京奥促中心、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思路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扎实做好后冬奥文章,落实场馆赛后利用计划,积极引入高水平国际赛事”相关要求,聚焦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坚持“五子”联动服务,积极申办、承办各类高水平国内、国际赛事,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二、工作进展

  (一)推进冬奥遗产利用,持续申办、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

  一是积极申办引进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自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市体育局积极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单位、各相关国际体育组织、各国家级项目协会保持紧密沟通联络,积极申办引进高水平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冰雪项目方面,先后启动了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国际雪联高山滑雪世界杯、国际雪联雪车、雪橇世界杯、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高山滑雪“远东杯”、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女子技术类世界杯比赛等赛事的申办工作;夏季项目方面,先后启动了202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2024和2025赛季花样游泳世界杯以及202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申办工作。

  截至目前,已成功申办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第三站)、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2023—2024赛季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和钢架雪车世界杯、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高山滑雪“远东杯”、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女子技术类世界杯比赛以及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高山滑雪(公开组、青年组)、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项目比赛,同时成功申办2024—2027赛季9项国际滑联顶级冰雪赛事。

  二是高水平筹办各类体育赛事。今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2023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阿根廷国家队与澳大利亚国家队足球邀请赛、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等国际体育赛事;积极推进2023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北京站)、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北京站)、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第三站)、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及钢架雪车世界杯等赛事筹备工作。

  (二)增加市区两级体育赛事数量供给,提升公共体育支持力度

  一是举办高水平青少年体育赛事。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提升我市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打造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重要平台。2022年8月至10月,成功举办了北京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本届市运会以“精彩十六运,活力双奥城”为主题,包括青少年竞技组和群众组两部分,其中青少年竞技组共设28个大项、33个分项,另设攀岩、花样游泳、滑板、霹雳舞4个表演项目,共有1.1万余名选手参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群众组共设15个项目,小项大幅提升至111个,全市7000余名体育爱好者直接参与到群众比赛的市级总决赛之中。全面反映了过去4年本市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

  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将于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举办,本届市冬运会由青少年竞技组和群众组两大部分组成。青少年竞技组比赛设有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滑雪(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冰球、冰壶等4个大项6个分项,共有1545名选手报名参赛,规模再创新高。群众组比赛设有越野滑雪、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队列滑、陆地冰球、冰壶、冰龙舟等6个竞技项目,以及雪垒、冰蹴球、雪毽和雪地足球等4个大众冰雪趣味项目。自今年1月30日起,冰球等5个竞技项目和雪地足球等3个大众冰雪趣味项目已陆续完赛,冰龙舟和冰蹴球2个项目将于2024年1月举办。

  同时,市体育局每年举办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冠军赛和北京市青少年锦标赛两项高水平青少年竞技体育赛事。赛事涵盖30余个夏季项目,6个冬季奥运项目,两项赛事覆盖参赛人数10000余人,赛事周期贯穿全年。

  二是积极举办区级体育赛事活动。2022年,全市共举办区级体育赛事149项。截至目前,2023年度共登记计划举办区级体育赛事259项。全市各区立足自身实际,积极举办第二十四届海淀区国际象棋等级赛、2023年朝阳区羽毛球比赛公开赛、经开区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等各具特色的区级体育赛事活动,丰富群众性赛事供给。

  三是完善体育赛事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作用,打造了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系统平台,各办赛主体单位均可在平台登记、公开赛事活动信息,实现体育赛事活动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和动态监管。

  四是加强京籍裁判员培养和管理。搭建北京市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除满足日常裁判员注册使用外,向社会公开全市各项目、各级别裁判员注册信息,提升裁判员队伍建设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办赛水准。同时定期举办裁判员业务培训、晋级培训,选派京籍裁判参与在京举办的各类国内、国际比赛,提升京籍裁判员能力和水平,促进京内体育赛事人才培养,以高水平裁判员队伍带动提高办赛水平。

  (三)丰富赛事供给,完善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体系

  一是开展群众性冰雪赛事,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发扬北京冬奥精神,充分利用冬奥遗产,不断巩固扩大“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利用冬奥场馆举办北京冰球公开赛、北京速度滑冰公开赛、京津冀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战赛等品牌赛事。在延庆、首钢园等雪上运动场馆,落地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开展冰雪嘉年华、冰蹴球、雪趣等体验活动。同时积极开拓非雪季户外运动,在四季开放的场馆,积极落地冰球、短道速滑等群众性活动。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赛事、体育活动。推出双奥体育文化“大篷车”活动,包括游泳公开赛、成长勋章小铁人三项赛、女子10公里跑、五环勋章挑战赛等赛事。构建国家级全民健身赛事、京津冀全民健身赛事、市级全民健身赛事、区级全民健身赛事、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五级赛事体系,引领全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品牌群众性赛事,以“社区杯”足球、篮球、自行车、网球等系列赛事为先行试点,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社区赛事品牌,形成多项目覆盖、全年龄段参与、全社区开展的具有首都特色的群众性赛事布局。

  三是开发、推广各类新兴群众性体育赛事。举办北京市台克球挑战赛、奥运友好城市笼式足球国际邀请赛、驻华外交官笼式足球友谊赛、北京笼式足球国际邀请赛等,吸引中外体育爱好者参与。开展北京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北京小轮车公开赛、北京桨板公开赛、北京掷准飞盘公开赛、北京露营大会、北京飞盘公开赛、北京射箭公开赛、北京自行车联赛等赛事活动,丰富群众性体育赛事供给,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此外,加强与各行业协会、人群协会的交流合作,开展职工、农民、妇女、老年人等各类人群体育健身活动。

  (四)打造“体育+”场景,探索多产业融合新模式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为主线,推动体卫、体医融合,建设以“北京健身汇”微信小程序平台为基础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平台,开展“量身体育行动”和“安心体育行动”活动,对市民科学健身进行指导,提升市民健康水平。提升场馆智能化水平,国家网球中心通过搭建“智能指挥系统”,对赛事运营以及园区日常经营提供智慧化支持。2023年各项升级成果正式投入使用,夯实了大型活动智能安防的基础,提升球员参赛体验和观众观赛体验。提高办赛科技化水平,202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首次采用“电子司线”技术,赛事技术水准直接对标四大满贯赛事,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引入该技术的国际网球比赛。引入5G、边缘计算和机器视觉技术打造All-in-one智能指挥系统平台,以具备数据采集功能的摄像终端为基础,通过系统集成,将赛事信息、票务、证件、消费系统整合一体,打通后台,实现实时数据的准确抓取、汇总反馈、互动,实现大型活动全场景智能化运行。同时,全面升级球场内整体的声控系统,现场观众将收获绝佳的沉浸式观赛体验。

  二是深化“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启动北京市冰雪文化旅游季。在延庆奥林匹克公园举办北京市冰雪文化旅游季暨延庆区第37届冰雪欢乐季启动仪式,发布了8条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线路,囊括了冰雪运动、冬奥场馆等丰富的文旅体育资源。利用冬奥遗产,在首钢园举办2023北京新年倒计时活动,体现“双奥之城”独特魅力。打造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延庆海陀滑雪旅游度假地入选首批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联合开展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评定,朝阳区“感受冬奥冰雪游线路”、延庆区“最美冬奥城冰雪体验之旅”被评为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北京延庆奥林匹克园区”被评为体育旅游十佳旅游目的地。举办2022“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大赛,设置“双奥之城”文旅融合主题,北京冬奥公园、北投奥园1314、鸟巢、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等多处冬奥遗产入选“北京网红打卡地”。推出6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带动文旅消费。依托长城、大运河、西山永定河“三个文化带”,拓展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公园半程马拉松、“滨水慢行”骑行比赛等,推出体育文化休闲旅游优质路线,推动“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三是加强商旅文体融合调查研究。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推动商旅文体深度融合路径,增加特色商业消费内容,鼓励探索商业+体育新场景。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品牌场馆发挥“体育运动+”特色,成为热门夜间打卡地。

  (五)创建多形态消费场景,促进体育赛事周边消费

  一是在热门商圈、打卡地组织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加强大帆船、卡丁车、攀岩等小众精品赛事活动供给,满足市民多层次消费需求,同时在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北京国际风筝节等赛事中融入消费场景,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体育消费持续升级。

  二是组织各类冰雪消费活动。由市商务局主办“2023北京冰雪消费节”,聚合冰雪产业资源,搭建“1+N+4”活动框架,以1场冰雪消费节联动N个商圈开展线下互动展销活动,推出“玩冰雪”“学冰雪”“购冰雪”“看冰雪”四大活动板块,带动冰雪体育项目、传播冰雪文化、激活冰雪装备企业、推广冰雪景点,激发首都冰雪产业发展的韧性与活力。联动全市30余家商圈、20余家户外运动品牌,推出200余项特色冰雪活动,同时加强宣传报道,增加活动覆盖人次。

  三是在赛事中创建消费场景。有力推进“体育+消费”融合发展,将体育赛事与商业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潜力。于2023北京半程马拉松赛事物品发放会及比赛日当天,在赛事终点区域举行“体育+消费”展促活动。共有9家赛事赞助品牌、15家参展商参与活动。大力营造“体育+消费”氛围,切实为商家和参与者搭建展示互动平台,为广大赛事参与者提供便捷的消费方式、优质的消费供给、创新的消费场景,以赛促销,推动体育消费快速升温。2023年中网赛事努力促成“赛常结合”,鼓励多元商家入驻园区,体育消费选择和消费场景全面升级。赛期园区内入驻赞助商共计25家,其中餐饮商19家,有诸如来自纽约的全球超人气汉堡品牌“Shake Shack”、谢尔比烤鸡、瑞幸咖啡等网红餐饮品牌;零售及活动体验4家,包括网球全品类产品综合店飞亚,以及由MCC自行车、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开设的观众互动体验活动,做好“假日休闲消费体验”这篇文章。另外,中网赛事文创产品在传统实体形式的基础上,首次推出“中网之花”限量数字藏品,获得元宇宙消费者青睐。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激发市场潜力

  一是对特定体育赛事赞助、捐赠税收制定优惠政策。在国家统筹相关财政收入、经济运行和税收公平的综合影响下,对赞助、捐赠、免费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杭州亚运会的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免征增值税、印花税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是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在细化服务措施、跟进政策执行评估、持续优化政策执行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促进体育赛事相关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充分激发体育赛事市场活力。

  三是持续发挥消费领域配套政策引导作用。从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和解决经营者诉求入手,落实落细支持会展业创新发展、夜间经济3.0措施、商业步行街高质量发展等消费领域配套政策,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潜能,不断丰富体育赛事消费场景。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持续申办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

  继续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单位、相关国际体育组织、国家项目协会保持良好沟通,积极申办各类国际大型单项体育赛事,力争各类高水平国际赛事落户北京。积极推进2027年田径世锦赛、2029年游泳世锦赛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申办工作。

  (二)持续做好各类赛事筹备办赛工作

  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积累的办赛经验及在竞赛组织、服务保障、宣传推广、接待交通、医疗安保等方面形成的完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高标准做好各类赛事筹办工作,体现首都办赛水准。在促进我市自有品牌赛事不断提质升级的同时,积极做好未来国际雪联高山滑雪远东杯、国际滑联短道速滑、速度滑冰世界杯系列赛事、2025年短道速滑世锦赛、2026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四大洲锦标赛、2027年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锦赛等各类高水平赛事筹备工作,高标准打造首都特色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体系,以高水平体育赛事的举办作为推动奥运遗产利用、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实际举措。

  同时,继续举办第14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包括双奥体育文化“大篷车”、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及双奥文化推广系列活动等,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体系。

  (三)继续推动落实“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继续举办大型活动。在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举办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第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及旅游装备博览会上设置冰雪消费、冰雪旅游装备和冬奥场馆专题展区,推动冰雪和冬奥消费;在首钢园继续举办2024年新年倒计时活动,并拟将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北京冬奥组委所在的首钢园打造成为北京新年倒计时永久活动场地;举办2023京张冰雪旅游季活动,共同推出系列活动,推动冰雪消费。

  二是打造品牌矩阵。持续做强“漫步北京”“北京网红打卡地”“北京微度假”等文旅消费品牌,全年重点培育打造3—5个冬奥场馆,继续推广延庆“最美冬奥城”“北京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大力培育首钢园北京工业旅游示范点、“北京网红打卡地”和第二批“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努力推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北京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

  三是推出系列线路。瞄准入境游客、外省市来京游客市场,指导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和平台机构研发推出5—10条北京冬奥场馆观光游、体验游等经典线路。针对北京市民休闲度假和亲子、研学的消费需求,推出不少于5条串联起冰雪旅游、冬奥比赛场馆和周边文旅资源的休闲度假游线路。

  四是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开展2023年北京市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的申报、评审及发布推广工作,举办体育旅游嘉年华和品牌体育比赛活动。

  五是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落实《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2021—2025年)》,联动相关区共同挖掘区域内冬奥特色资源,借力冬奥场馆遗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培育和开发一批带有冬奥场馆、冬奥元素的高品质“北京礼物”。

北京市体育局    

2023年9月27日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