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总结
2022年北京市体育局工作总结
2023-01-05 09:57:37  |  北京市体育局
字号:
分享:
打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之年。一年来,全市体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各区、各部门紧密合作,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推进冰雪运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等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参赛和服务保障任务,全面实现了各项工作目标。

  一、聚焦冬奥举办,冰雪运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冬奥参赛成绩实现突破,我市34名运动员、3名教练员入选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参加5个大项、17个小项角逐,赢得2枚金牌、1枚银牌,创造了历史。持续优化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综合保障能力,助力国家男子冰球队等5支国家队冬奥备战参赛,服务各级共20余支运动队入驻训练。火炬传递任务圆满完成,周密制定火炬传递组织方案,细化仪式工作流程,多次开展推演演练,高质量组织冬奥会火炬传递和冬残奥会火种采集、火炬传递活动。市民参与冰雪运动热情高涨,成功举办第八届市民快乐冰雪季,累计开展冰雪赛事、冰雪知识大讲堂、冰雪公益体验课等各级各类线上线下赛事活动9075项次,参与人次达到1690万。青少年冰雪运动广泛开展,举办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98所学校的1399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312场。组织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25家俱乐部的近320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达987场,赛事规模继续保持亚洲第一。

  二、紧扣群众需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政策保障进一步加强,制发《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任务分工方案、《北京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启动健身地图平台项目建设。场地设施不断增加,超额完成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创建38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新建足球、篮球等106处体育健身活动场所,维护和更新1019处室外公共体育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群众赛事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国际帆船赛、“和谐杯”乒乓球赛、“社区杯”足球赛、首届飞盘公开赛、桨板公开赛、露营大会等品牌和户外潮流赛事活动6135项次,参与人次达1414万。体育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顺利完成市体育总会换届、11个体育协会和基金会年检审核工作,推进14家体育社会组织换届,持续开展基层健身团队备案和星级评定。科学健身指导广泛开展,举办20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组织110余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进校园、进基层培训活动,推送科学健身视频150余期,累计提供音视频节目超1000小时,超1.2亿人次受益。深化体医融合,培训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健康管理人员422名,积极推进智能社会治理典型应用场景搭建,探索智慧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的科学模式。

  三、狠抓训练备战,竞技体育实力稳步提升

  项目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完成新周期教练员聘用工作,开展运动员选拔培养,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新增攀岩、滑板、激流回旋3个项目,努力为国家输送人才,127人进入国家集训队。训练备战更加科学,开展科学训练大讲堂、体能大比武、专项挑战赛等活动,多种方式提高疫情期间运动训练质量,开展科技助力评估指导,加强全要素科技赋能,持续提升训练参赛科学化水平。国内外赛场佳绩频传,北京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共获得62枚金牌、66枚银牌、69枚铜牌,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36枚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马龙、王楚钦助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实现世锦赛十连冠,冯雨、常昊携手队友在游泳世锦赛上首次为中国获得花样游泳冠军。“三大球”发展取得新成绩,积极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申报工作,北京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充分发挥市足协、篮协等社会组织作用,构建多个年龄段青训体系,完成3家三人篮球俱乐部落户和参赛准入工作,鼓励国安、首钢、北控、北汽等“三大球”职业俱乐部打好年度联赛,中国足协U21联赛北京国安以不败战绩夺冠。非奥项目竞技水平稳步提升,北京跳伞队在全国各项赛事中赢得6金、9银、11铜的优异成绩。坚持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零容忍”,加强赛风赛纪教育和管理,创新开展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加大食品、药品、营养品监督检查力度,开展重大赛事检查450余例,未发现兴奋剂违规问题。

  四、深化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面推进

  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与市教委共同制定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实施方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业余训练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提升业余训练工作整体水平提供政策保障。工作考评顺利推进,组织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试点工作,创新青少年体育工作考评方式,评估工作更加精细化。青少年赛事活动有序举办,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线上亲子体育活动,组织篮球等项目后备人才集训营,举办12个项目青少年锦标赛、中小学生篮球冠军赛、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联赛等赛事,参赛青少年运动员超10万人次。后备人才培养持续加强,积极创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推荐各层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2所。整合利用北京冬奥会资源,与市教委合作建成30个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中心,推进各区开展青少年冬季项目业余训练,命名区级青少年冬季项目运动队125支。

  五、促进体育消费,体育产业稳定发展

  促消费政策措施效果良好,制定实施《全面促进体育消费 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全面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为抓手,丰富体育消费新业态,培育体育消费新场景,拓展体育消费空间,为体育消费赋能。成功举办第三届“8·8北京体育消费节”,设置“线上买”“线上订”“线上学”“线上赛”及线下嘉年华五大板块,成交总额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27.3%。认定4家企业为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评选,推介精品景区、赛事、线路、目的地等项目34个,联合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拓展体育彩票销售渠道,强化品牌引领作用,全年销售额超过72亿元,筹集公益金约18亿元,同比增长8%和5%。冰雪消费形成热点,发布北京冰雪消费地图,全国约2000万人次、京内100万人次据此搜索“北京冰雪”,推动15万人次冰雪出游。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成果丰硕,吸引353家企业机构参展,签约总金额再上台阶,达到127.17亿元。体育企业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立重点企业服务机制,搭建企银对接平台,推进44家企业与17家银行对接,做好体育领域设备购置贷款贴息项目相关工作,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印发体育培训机构综合监管合规手册及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信用评价方法,探索建立体育培训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加强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监管,引导体育经营单位诚信经营,推进体育市场规范管理。联合多部门进行调查统计,体育产业名录库法人单位数超过2.7万家。体育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扎实推进,修订《体育场所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百日行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大检查、气膜体育场馆联合检查等活动,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和主体责任检查,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任务。

  六、抢抓办赛窗口,重大赛事安全有序筹办

  坚定办赛信心,科学研判疫情形势,精心制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北京马拉松成功举办,把疫情防控放在赛事筹备工作首要位置,建立联合数据筛查机制,加强报名、领物、入场等环节管理,确保了赛事安全顺利,为长跑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期盼已久的舞台,提振了全社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采取“一赛一策”方式,圆满完成第十六届市运会赛事组织、疫情防控等任务,群众组近7000名体育爱好者参与15个大项比赛,青少年竞技组1.1万名选手参加28个大项和4个表演项目比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国际赛事申办取得积极成果,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联系,与国际冰壶联合会签署在国家游泳中心设立“世界冰壶学院培训中心”协议,与国际雪车联合会签署未来五年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办世界杯、亚洲杯等赛事合作备忘录,高山滑雪世界杯、短道速滑世锦赛等国际赛事申办工作积极推进。赛事监管和裁判员管理持续加强,制定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单位风险、信用监管等文件,进一步掌握全市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举办情况,审核、公示各类赛事信息477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各项赛事平稳开展。指导市级单项协会开展裁判员培训,举办晋级培训班12项次,全市一级(含)以上裁判员注册人数达到4921人,同比增加500余人。

  七、坚持问题导向,重点体育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积极谋划体育公园建设,全面优化绿心体育项目“一场一馆一配套”规划方案,完成潞城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配套设施评审,“三大球”青训基地项目选址已经确定。按计划推进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体育场主体工程已完成主要施工内容。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持续推进,积极开展先农坛门至内坛东门区域整治,组织编制先农坛坛墙、坛门修缮方案。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序开展,《公共体育设施分类与配置指南》正式发布实施,《充气膜体育设施技术规范》已通过专家审查,《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建设规范》《体育特色乡镇建设规范》已履行报批手续。

  八、提高履责效能,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认真做好市领导重点检查督促提案办理工作,积极推动冬奥赛后场馆利用,高质量办理“全国两会”“市两会”建议、提案76件。依法行政持续深化,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合法性审核,坚持会前学法,开展体育执法人员专业培训,体育工作科学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规范执法,开展体育行政执法7932件,随机抽查50余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单位。体育行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清单化管理,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和数据共享,完成第二批20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2.0拆解和配置工作。深入落实“证照分离”和告知承诺相关改革措施,同步更新办事指南,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资金管理更加规范,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增强成本绩效意识,深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委托外包、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三公”经费等重点事项审核,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群众诉求有效解决,全面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推动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纳入市政府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全力解决市民服务热线等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均显著提升。

  九、强化政策落实,疫情防控扎实有效

  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动态调整局系统和体育行业防控措施,并科学精准抓实抓细。做好办公场所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离(返)京人员管理,加大疫苗接种力度。在严格防控期,特别是在重要赛事、重要会议期间,市体育局系统未发生阳性感染病例和传播事件。抓好体育行业监管,加强对全市体育健身场所检查抽查,严格落实预约、限流、测温、扫码、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防控要求。紧抓疫情窗口期和防控阶段性调整期推动复工复产复训,健身场所全面开放,恢复举办赛事活动,做好科学健身指导,倡导运动健身,促进体育消费,为体育事业安全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十、强化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坚持把政治要求、政治标准、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三个一”和“四个决不允许”。坚持落实意识形态领域责任,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政治安全。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抓好学习宣传、研讨交流、专题培训等工作,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聚焦到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鼓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把党史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支委)学习的重点内容,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市委贯彻落实办法,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会议,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抓好巡视问题、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整改。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开展第四轮巡察和前三轮巡察整改“回头看”,对15个直属单位2021年度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进行专项审计。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