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北京市游泳运动协会、北京鸟巢文化创意交流有限责任公司大兴分公司承办的2024年北京市青少年游泳冠军赛在大兴区体育中心游泳馆圆满结束。
比赛设有公开男子和女子组、15-16岁、14岁、13岁、12岁、11岁、10岁男子组和女子组共14个竞赛组别;竞赛项目方面,公开男子组和女子组设50米、100米、200米、400米自由泳,50米、100米、200米仰泳、蛙泳、蝶泳以及200米个人混合泳;15-16岁男子和女子组包含50米、100米、200米、400米自由泳,100米和200米仰泳、蛙泳、蝶泳及200米个人混合泳;12、13、14岁男子和女子组涵盖50米、100米、200米、800米自由泳,100米、200米仰泳、蛙泳、蝶泳及400米个人混合泳;11岁男子和女子组设有50米、100米、200米、800米自由泳,50米、100米仰泳、蛙泳、蝶泳以及200米个人混合泳;10岁男子和女子组设有50米、100米、400米自由泳,50米、100米仰泳、蛙泳、蝶泳以及200米个人混合泳。来自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平谷区、怀柔区、经开区15个区和地区的近1300名游泳小将在为期4天的比赛中进行激烈的比拼,各组别成绩相继出炉。
“本次比赛共有69名裁判员参加执裁,均为一级及以上裁判员,其中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18人,一级裁判员49人。赛前,组织选派的裁判员学习相关规则和法规,并就提出的问题组织专人进行答疑。召开赛事准备会议,针对裁判员纪律、标准化执裁模式、严格执行比赛规则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北京市游泳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曹巍说道, “从2023年开始,北京市青少年冠军赛的比赛采取各区先行组织达标赛,达标的运动员方能参加冠军赛的模式。在冠军赛比赛中每项前16名和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的运动员有资格参加青少年锦标赛。递进式的赛事体系很好地解决了赛事规模和赛事水平的问题,对运动员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激励,保护运动员热爱游泳的激情,激励运动员不断克服困难攀登高峰赛出好成绩的愿景,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比赛经验不断得到丰富,为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游泳运动在我市有着很大的群体,每年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冠军赛的参与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总裁判长张树国介绍,“国际泳联每年都在修改游泳规则,我们要争取打造一支全国一流的裁判员队伍,希望通过裁判员的努力,尽量给专业的运动员提供一流的服务,让他们得到正规的赛事保障,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
西城区代表队教练郑博说:“备赛阶段我们没有刻意地去做什么针对性训练,按部就班地进行日常训练。比赛期间,我们比较重视热身运动,会在赛前组织队员们一起热身,可以放松他们的紧张心理。本次比赛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达到了以赛代练的目的。”队员朱骏希表示:“我练习游泳6年了,本次比赛参加的是U11组别的200米个人混合泳和100米蝶泳,比赛的规模比较大,参赛选手很多,很珍惜这次向其他选手学习的机会。未来我希望可以在游泳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向着专业队的目标发展。”
比赛的成功举办,为我市优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展示平台,全面助力我市青少年游泳运动蓬勃发展。同时对我市游泳人才选拔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市游泳人才储备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