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体育竞赛和国际交流中心、北京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北京市东城区体育局承办的2024年北京市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在北京地坛体育馆落下帷幕。
比赛设有男子甲、乙组和女子甲、乙组4个竞赛组别,各组别分别设有10个重量级别,共有来自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平谷区13个区的近300名青少年运动员在为期2天的比赛中以武会友。
“赛前,市竞赛交流中心与市武术运动协会周密部署,本着‘以竞赛为中心,以运动员为主体’的原则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非奥运项目管理部干部李滢介绍,“我市武术散打项目呈现平稳发展并逐年向好的形势,今年锦标赛的参赛人数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武术散打项目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后续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推动,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力争为北京培养更多武术散打项目后备人才。”
“本次比赛共选派了2名国际级裁判员,12名国家级裁判员及数名一级裁判员参与执裁工作。”比赛监督张兴正介绍,“赛前,我们在裁判员的选派、培训、分配到岗等方面细致把控,组织参与执裁工作的裁判员进行统一的学习,并针对不同岗位上的人员如场裁、边裁、计时计分员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点培训。目前我市武术散打项目的水平在各区之间仍有高低差异,在未来,我们希望该项目能够开展得更为广泛,做到均衡发展。”
“赛前,我区队伍在思想、身体机能、专项技术、战术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技巧方面则针对不同的对手做出了战术上调整,包括拳,腿,摔的加强训练。”通州区代表队主教练蒋文佳说,“武术散打项目较其他项目来说拥有许多独到的优势,训练涵盖了各种肢体技巧和动作,能增强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通过训练和实践,孩子们能够提高技能,战胜对手亦可增强自信心,培养坚韧性格。”
“我今年17岁,参加80公斤级的比赛。”通州区代表队运动员褚翰兵说,“我接触武术散打已经三年,最开始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武打电影,武术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开始练习武术散打后也越来越喜欢这个项目,我坚信会在武术散打项目上走得更远,希望能够在全国的比赛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或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或寻隙突击,拳劲如风,赛场上红蓝相对而立,气氛紧张而凝重,谁也不肯轻易认输。随着一声锣响,比赛最终落下帷幕,此刻输赢显得不再首要,他们在擂台上全力以赴的劲头和对武术精神的展现在赛事的进行中已打动了每一位观赛者,而从比赛中获得的经验也将作为宝贵的财富继续鼓舞着小运动员们在武术散打之路上越走越远,登顶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