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群体活动
我和我的冬奥故事:有一种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2022-08-12 17:15:11  |  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
字号:
分享:
打印

北京市滑冰协会 熊铮

  8岁开始接触速度滑冰运动,14岁进入沈阳体育学院开始接受专业训练,29岁结束运动生涯成为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教师,继续从事速度滑冰专项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我的前半生都是伴随着速度滑冰这项运动而走过的,他就像一枚烙印,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血肉当中。

  2018年平昌冬奥会,作为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的指导教师之一,我第一次能够参与到大型国家项目当中,第一次有机会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将冬奥会的会旗带回北京,这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021年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阶段,经过前期北京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的层层培训和选拔,我先后参加了“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赛、速度滑冰国家队积分测试赛、速度滑冰北京冬奥会选拔赛、北京冬奥会体育展示全流程全要素演练、“相约北京”中国公开赛等系列冬奥测试比赛和活动,这些赛事帮助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奥运会的赛场从来不是试验田”,进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之后,主管张春晖老师对大家进行了全面的业务培训以及细致的讲解,同时每个岗位团队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和汇报,将比赛中的工作流程和问题进行了一一的梳理,以确保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比赛中所有裁判员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对裁判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就是——“一切都要从为运动员创造公平、安全的比赛环境出发”。

  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我的工作岗位是赛道管理员,在我看来这是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岗位——弯道270多个标志块的摆放、回收和归位都要由赛道管理员来完成,标志块的摆放要完全按照要求沿弯道线摆放,不能压线也不能离开弯道线。同时为了保证比赛中运动员的安全,标志块摆放的时间也非常重要,过早的摆放会因为冰面没有完全凝固而将标志块冻在冰面,这就会埋下导致运动员受伤的安全隐患。另外速度滑冰比赛中,对冰面的要求非常高,虽然是穿着冰刀上冰,已经降低了鞋套弄脏冰面的可能性,但在摆放标志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尽量减少冰刀对冰面造成的损坏,如刹停、移动所产生的冰沫和滑痕,为运动员创造干净、平整的竞赛环境。

  “期待、圆梦、责任”,回忆起从参与测试赛到参加冬奥会的心路历程,我想用这三个关键词进行总结最为恰当了。在测试赛中,我们全力为冬奥会做准备,可以说对北京冬奥会是满怀期待。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我的期待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我在“冰丝带”圆了冬奥梦——除了为奥运赛事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见证了冬奥健儿们争金夺银,目睹中国选手高亭宇以打破奥运纪录的成绩夺得中国男子速滑首枚冬奥会金牌,创造了历史;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了解冰雪、喜欢冰雪、爱上冰雪,我们实现了带动3亿人加入冰雪运动的伟大愿景!每每回想起比赛的画面,内心都激动万分。我们看到体育既是强身健体,也是推动发展,更是凝心聚气!我相信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是我们国家冰雪事业高速发展的起点,作为中国冰上运动学院的教师,深感任重而道远。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富强和人民幸福。正是有无数的先驱前辈为冰雪事业的孜孜不倦才有了现在我们这一辈所见的冰雪盛世。从运动员到裁判员,速度滑冰都是我愿意为其奉献一生的运动项目,我相信北京冬奥会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将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项目、喜欢这个项目、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为中国的速度滑冰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