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 李梦洁
关键词:冬奥会的防疫细到什么程度?金牌赛的小黑屋里究竟谁更紧张?做满球员、裁判员、领队和冬奥会NTO,可以召唤神龙吗?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此次冬奥会女子冰球NTO的工作,能够在家门口从事自己一直热爱的事情,无疑是一生中最幸运最珍贵的经历。
防疫无小事,细节定成败
从1月21日开始进入闭环,在正式比赛前,我们每一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很集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学习过程中,大家也能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去解决。在老师分配任务后,大家迅速进入角色,熟悉自己的岗位工作流程,生怕出现一点小错误,本次冬奥会因为疫情原因,防疫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大家都非常小心,无论是在酒店还是场馆,都能够按照老师们的要求完成。
认真做好赛前准备
比赛从2月3日正式开始,本次我的岗位是记罚员。记罚员需要熟知规则,何时开门、何时放队员、判罚多时、放队员的顺序、出现同等时间的判罚如何抵消等。这些都是记罚员的基本工作。每场比赛我们都会提前一小时进入场地做准备,包括检查比赛所需物品、核对上场队员名单等。在比赛期间,按照老师们的要求做好每一个步骤,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每一名运动员,给大家呈现最好的赛事。
做好防疫措施,全神贯注记罚工作
由于此次比赛还有防疫工作,对我们也是个小小的考验。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需要佩戴口罩、面罩、手套这些防疫物品,刚开始的时候,十分不适应。每局结束后都需要更换这些物品,工作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但是参与的比赛场次多了,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些流程慢慢也就成为了我们工作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进入受罚席的队员也有明确的要求,我们需要熟记这些要求,让运动员按照要求完成。例如让运动员佩戴口罩、使用消毒洗手液洗手等。在运动员结束受罚,离开受罚席后,我们还需要喷洒消毒水,完成受罚席的消杀工作。这些都是以往比赛没有的,通过这些经历,更加让我感受到了冬奥会防疫工作的严谨。
奥林匹克精神不止于更快、更高、更强 团队协作同样感人
犯规队员在受到判罚后会进入受罚席,从小组赛到决赛,每一名进入受罚席的队员并不会因为受到判罚而影响自己的竞技状态,有时会有队员与裁判员争论,裁判员随即会根据规则对犯规队员讲述自己判罚的依据,犯规队员了解后只能进入受罚席执行受罚。但并不是所有进入受罚席的队员都会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有些队员会一直站在板墙边,时时刻刻关注着比赛,用球杆敲击板墙或大声喊出鼓励队伍话语的方式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最后一场冠军赛,加拿大队对阵美国队,在比赛进行到第三局还剩1分25秒时,加拿大队队长绊人犯规。此时比分加拿大队对美国队3:1队领先。在犯规队员进入受罚席后,她仅仅在椅子上坐了几秒的时间,随后马上起身走到板墙边,用手敲击板墙给队伍鼓励,她紧张的情绪感染了当时在受罚席的我,使得我也变的紧张起来。美国队趁此机会,撤下门将,场上派出6名队员,好像势必要拿下一分以缩小比分。当比赛再次开始,受罚队员再也没有离开过板墙边,目光始终注视着比赛,每次队友成功解围,她都会用手或球杆敲击板墙,非常激动兴奋,当美国队持续进攻、射门时,她变得焦躁不安,生怕美国队攻入一球。就在比赛还有12秒时,美国队得分,受罚队员此时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低着头,默不作声地走出了受罚席。作为记罚员的我,可以感受到她有多么的懊悔。在受罚席内的每一名队员都十分关注场上的情况,这就是团队精神。
受罚席里激动的加拿大球员
每场比赛结束后,我们需要回到休息室。因为疫情原因,在进入休息室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场比赛大概有二十多名工作人员,消毒在室外进行,一场比赛结束后,虽然大家已经很冷了,又要在室外进行消毒,但是没有一个人着急,所有人都在门口井然有序地排着队等待消毒,后背和脚底自己够不到的地方,小伙伴们会主动帮助,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大家互帮互助真的很让我感动。
五棵松NTO团队合影
我从小学习冰球,参加过许多比赛,后来也成为了一名冰球裁判员,能在家门口参加此次冬奥会的裁判工作对我意义重大,算是圆了从小到大的梦想。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能在这么多从事冰球专业的人员里被选派参加冬奥会,心里无比激动。现场见证了中国冰球的成长,我们更加展望未来中国冰球的发展,作为一直在从事冰球行业的我来说,看到了未来小队员们的希望,她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展现自己,向更多的人证明她们的能力,总有一天会站到世界的舞台上告诉大家,我们可以。
作为场内裁判参加2019年全国冰球锦标赛
通过15天的赛事,让我学习到了一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感受到了大家对冬奥会的热情,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人关注冰雪运动,运动健儿们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成就,让我们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