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一座座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遗产。过去三年,这些场馆根据自身特点持续运营并对外开放,成为民众健身、旅游、休闲的热门打卡地。
鸟巢 大型赛演汇聚形成独特名片
三年前的那个夜晚,火炬“飞扬”镶入舞台中央的“大雪花”,精彩纷呈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载入史册。举办地鸟巢也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开闭幕式场馆”。
过去三年,鸟巢拓展多元化运营,通过大型赛演举办、旅游休闲服务、全民健身体验、智慧化运营等方面的持续发力,逐渐成为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金名片”。
“看演出,到鸟巢”——从足球、田径、马术、电竞,再到演唱会,各类高水平、大规模、强影响力的赛事演出活动持续提升鸟巢影响力。据统计,北京冬奥会后鸟巢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二百余场次,接待中外游客和观众600余万人次。
这个冬天,鸟巢迎来第十四届欢乐冰雪季,预计将有超过15万游客在场馆内赏冰戏雪。
水立方 水冰双驱打造自主赛事
北京冬奥会上,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成为冰壶项目举办场馆。冬奥会结束后,“水立方”不断提升水冰双驱运维能力。2024年,场馆举办各类比赛50余场次,青少年活动及课程近300场次,各类团建活动200余场次,累计接待各类人群200万人次。
作为世界首个实现“水冰转换”的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在2024年三次实现水冰赛事同时举办的盛况。值得一提的是,“水立方”近年大力发展自主IP水冰赛事,水立方青少年游泳公开赛和水立方青少年(短池)游泳邀请赛2024年累计吸引近4000名小选手参赛;成功举办三届的冰立方ICECUBE杯冰壶邀请赛,成为本市推广冰壶运动与文化的重要平台。
春节假期,场馆比赛大厅内的光影秀全新升级,“唐宫乐舞”等元素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冰丝带 “最快的冰”也是“大众的冰”
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诞生1项世界纪录、10项奥运会纪录,是名副其实的“最快的冰”。冬奥会后,拥有顶级硬件条件的“冰丝带”连续在2023年和2024年举办国际滑联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比赛。其中在2024年,赛事制冰工作首次由场馆冰务保障团队自主独立完成。不少参赛的中外世界顶级速滑选手都表示,“冰丝带”的冰面质量世界一流。
世界顶级赛事之外,“冰丝带”还在冬奥会后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大众的冰”。参观者不仅可以走进这座造型独特的场馆内部,还能在“最快的冰”上一试身手。开放至今,场馆累计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冰丝带”持续扩展“冰享未来”主题研学系列产品,开发“发现城市”和“大国重器”专题研学,接待京内外300余所学校近5万余名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和滑冰体验。北京冬奥会开幕三周年之际,场馆特别为热爱滑冰的小游客们准备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研学课程,通过探寻场馆建筑设计灵感、解锁制冰工艺奥秘等特色内容,让孩子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冬奥场馆背后故事、感受冰雪运动魅力。(赵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