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至2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跆拳道项目决赛在广东省惠州市隆重举行。本届赛事汇聚了来自全国33个代表团的134名顶尖选手,共同角逐8个级别的全运会金牌。什刹海体校共有7名运动员参加6个级别的比赛,入围人数较上届多1人。
在此次强手云集的角逐中,什刹海体校跆拳道队不畏强手、奋勇拼搏,最终斩获1金、1银、1铜及1个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全面超越了上届战绩,同时这也是跆拳道项目全运历史上的第10枚金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队伍成功为北京代表团摘得了本届全运会成年组比赛的首枚金牌,实现了振奋人心的“开门红”。
荣誉的背后,是长达四年的系统备战与艰辛付出。过去的这个周期,队伍既有亚运会勇夺两金的突破喜悦,也有奥运赛场憾失奖牌的磨砺。面对挑战,全队上下团结一心,紧紧围绕重点队员的技战术提升与全方位保障,不断优化团队配置,积极探索科学化、高效化的训练与管理模式。
为全面提升队伍核心竞争力,什刹海体校在市体育局“四优人才”引进政策的指导下多措并举:一是强化教练团队,聘请前国家队韩国籍名帅金教植,注入国际前沿训练理念;二是创新训练模式,引入外籍陪练,并通过赴强省转训、多省市合练等方式,坚持以实战为导向。队伍召回刘哮波、乔森等功勋老将模拟主要对手,有效提升了重点队员的临场应变能力。三是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配备了专业的体能康复团队,邀请北医三院等知名专家参与会诊,统筹体能、康复、科研、营养等资源,全力做好运动员的伤病预防与恢复。决赛期间,体科所的科研保障车与队伍自建的多功能保障小组,在技术陪练、赛前热身、赛后恢复、情报分析等环节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了运动员以最佳状态投入比赛。
“荣誉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没有英雄的个人,只有英雄的集体。”——团队的付出与最终的金牌,正是这一队魂真谛的最佳诠释。
本届全运会赛场,既见证了同一级别两名北京队队员成功会师决赛的历史性场面,也见证了四朝元老绝地反击、再登领奖台的感人瞬间。李晨在女子+67kg夺冠中做出重要贡献,首场战胜海南赵梓延,四分之一战胜3号种子选手北京体育大学肖树楠,半决赛战胜奥运会选手2号种子夺冠热门北京体育大学周泽琪,最后与穆文喆携手进入决赛,不仅奠定了北京队在该级别的实力,更展现了队伍统筹作战的项目布局,创造了北京跆拳道队同一级别包揽金银的历史。与此同时,新生力量的迅猛崛起与多省竞争的加剧,使得赛场冷门频出,奥运名将、往届冠军首轮出局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既凸显了全国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充分验证了什刹海体校未雨绸缪、大力投入新型青训体系的必要性与前瞻性。
本次全运会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过去四年辛勤耕耘的肯定,更是什刹海体校跆拳道项目迈向新高度的起点。展望未来,什刹海体校跆拳道队将继续发扬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夯实青训基础、优化训练管理模式,力争在国内外赛场上再创佳绩,为学校、为首都赢得更多荣誉!
详细成绩:
穆文喆 跆拳道女子+67KG 第一名
李 晨 跆拳道女子+67KG 第二名
詹天瑞 跆拳道女子-57KG 第三名
朱婧琪 跆拳道女子-67KG 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