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政务动态
“WTT效应”成为强劲引擎 假期体育经济跑出加速度
2025-10-16 09:34:26  |  中国体育报
字号:
分享:
打印

  国庆中秋长假虽已落幕,但假日期间体育经济掀起的热潮仍令人记忆犹新。在双奥之城北京,WTT中国大满贯赛事成为假日消费的强劲引擎,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探索出体育与假日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假日体育经济跑出加速度提供了生动样本。

  赛事火爆:票房与热度双双飙升

  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成绩显著,直接收入近1.54亿,累计售出门票超过8.8万张,门票收入近8800万元,同比增长54.3%,创下WTT赛事销售纪录。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赛事运营方精准把握假日经济脉搏的智慧。WTT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丹顿表示:“本届中国大满贯在总结去年办赛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全方位提升。它已经成为WTT赛事日历上最大型、最重要的比赛之一。”

  自2024年首次落地,WTT中国大满贯便瞄准假日经济发力。国庆中秋长假,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加之乒乓球作为“国球”拥有超高人气,两者碰撞出热烈的观赛火花。记者注意到,本次赛事的票价采取递增机制,每两日票房一浮动,平均每次涨幅达38%。最后两个比赛日,每场次票价根据座位从688元到1688元不等,即便如此价位,仍挡不住球迷的热情。

  主赛场首钢冰球馆“八极场”的升级也为票房助力。今年开放全部四个区域,增加300个座位,总席位达5300个。扩容虽有限,却为更多球迷提供了现场观赛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票房收入。球迷徐盼感慨:“这不是我第一次来首钢看比赛,去年也来过,今年赛事氛围更浓,球迷更多,我还认真体验了首钢园,买了特许商品。”

  赛场内外:消费场景多元拓展

  赛事的火爆不仅体现在赛场内,赛场外同样商机无限。大满贯公园作为赛事“第二现场”,商业化表现亮眼。除大屏观赛区外,主题集市吸引了大量游客。比赛期间,公园累计入园人数突破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37%,消费额突破1000万元。其中,赛事特许商品总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同比增长152%。40余款涵盖徽章、毛绒制品、服装等品类的特许商品,由首钢体育独家运营,除在比赛场馆内外及大满贯公园现场售卖,还在天猫和抖音平台设官方授权店铺,方便全球球迷选购收藏。

  赛事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显著,石景山区随着赛事火爆出圈。法海寺、首钢园、永定河成为球迷热议话题。国庆中秋长假前五天,全区文商旅体消费总额近3.2亿元,赛事经济充分激活。距离赛场最近的六工汇商场,长假期间客流不断,一家餐厅工作人员说:“客流比平时多2倍还多。”六工汇整体客流同比提升57%,WTT票根及宠粉套餐活动带动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提升115%。

  赛事期间,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达12.4万人次,较2024年日均7万人次接近翻番;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50%。“两园一河”永定河集、火车餐厅等新消费场景客流量累计近4万人次,石景山下、永定河畔满是人们休闲的身影。

  政策引领:释放“赛事+假日”效应

  日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明确提出拓展体育消费场景。北京以赛事为契机,升级多领域消费新场景,全力释放“赛事+假日”叠加效应。赛事期间,观众凭WTT赛事票根,可在首钢园区内享受多项折扣优惠。北京市多家热门景点、美食街区也纷纷加入票根优惠体系,让赛事热度辐射全城消费。石景山区通过在抖音平台定时发放“石景山消费券”,并配套多项优惠活动,进一步刺激和拉动区域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赛场内外,处处体现着服务细节的提升,让球迷倍感温暖。场馆外新增存包服务、简餐饮品,解决球迷后顾之忧;为残障人士开设无障碍通道和“一对一”志愿者服务,让观赛之路畅通无阻;112间乒乓主题客房带来沉浸式赛事体验,覆盖京津冀的“票根经济”与300万元消费券,将以赛惠民落到实处;800余名志愿者和公共文明引导员坚守岗位,负责秩序维护、信息咨询、文明宣传等,让文明引导与志愿服务成为新风尚。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石景山区围绕赛事筹备的深度探索。赛前提出“有球必应,石分宠你”的口号,从交通、餐饮、酒店、票根经济等领域细节着手,开展十项举措全面提升球迷观赛体验,展现城市的温度与包容。

  专家指出,假日体育经济要真正带动人流与消费流,并非一蹴而就,需围绕核心IP进行长期培育,逐步构建赛事、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完整生态。“中国的假期体育经济还在成长,但只要每年都有新的赛事热点,我们离‘体育假日文化’就会更近一步。”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