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决胜之年。今年全市体育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办好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这一大事和中心任务,振奋精神,全力以赴,重点做到:承办赛事圆满安全、高效运行;群体活动持续升温、喜迎奥运;京籍选手积极参赛、勇创佳绩;体育产业乘势发展、再添亮点。努力开创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高标准地圆满完成奥运会各项筹办任务
(一)大力营造热烈、祥和的奥运氛围
以“人文奥运”理念为指导,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力争做到有规模、有影响,常年不断线。要继续办好全民健身周、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万人太极拳表演等群众体育品牌活动。组织好群众马拉松赛等迎奥运倒计时100天活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举办和谐社区杯乒乓球比赛,力争形成传统。做好奥运会马拉松赛现场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全市各级体育部门、体育协会、群众健身组织要早做考虑、早动手,抓住时机,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充分展示我市全民健身成果的同时,为奥运会举办营造热烈、祥和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全力打好奥运会,力争再创佳绩
打好2008年奥运会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市和区县两级体育部门共同面临的硬任务。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作为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北京,作为奥运会东道主的全市人民,都需要北京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有优异表现,为首都增添光彩。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与总局各有关中心的联系与沟通,全方位掌握我市运动员在国家集训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和保障工作。二是全力做好奥运入围工作。及时掌握国家队选拔规则和方法,对已基本确定入围的重点队员,要稳固其位置,同时积极争取有可能入选人员的入围工作,力争使我市入围人数和参赛项目全面超过上届。三是全面保障,力争实现08奥运既定目标。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配合国家队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尤其要防止非战斗性减员。力争在多个大项上全面参赛,努力实现奥运会目标任务,再攀竞技体育高峰。
(三)精心组织好北京地区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按照市领导关于奥运会火炬传递与开闭幕式同样重要、同样精彩和北京地区传递活动要“高水平、有特色、非常精彩”的要求,一是认真做好火炬手和护跑手的培训、宣传和调配工作。二是继续做好火炬传递、转运路线的勘定工作,进一步细化并确定传递方案,并切实抓好各支队伍的合练。三是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好应急预案,确保火炬传递、转运、重大仪式庆典等活动万无一失。四是各区县政府与组委会密切配合,通过周密、精心的组织,全面展示北京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奋发进取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巨大建设成果。通过北京地区三天的火炬传递,将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推向最高潮,为奥运会的胜利开幕做好铺垫。
(四)全面做好奥运会有关保障工作
发挥北京体育战线的专业优势,全面参与奥运会的保障和服务工作。一是按照“五统一”的要求,配合做好奥运会比赛和训练场馆的运营和服务,确保奥运会正常使用。二是按照“奥运第一,服从大局”的原则,全面参与奥运马拉松赛、城市公路自行车赛、足球赛(北京赛区)等赛事和场馆团队工作。市和区县两级体育部门要发挥体育专业的特长,根据奥运各项目工作团队的需要,统筹调配裁判等各类人力资源,积极参与、支持奥运会。三是进一步做好奥运知识宣传和文明观众培训工作。继续开办奥运大讲堂,举办“奥运与中国百年体育大型图片巡展社区行”活动,做好文明拉拉队的培训志愿工作,为奥运会举办提供更加良好的人文环境。四是继续做好全市体育场馆环境整治、应急图像系统建设、无障碍设施改造和双语标识规范工作,做好境外媒体的奥运宣传接待服务工作。
二、狠抓训练质量,强化后备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实力
(一)突出重点项目,狠抓训练质量和效益
今年是备战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最后一个完整年。在做好2008年奥运会入围、参赛工作的同时,还要有条不紊地加强全运会备战工作。一是突出重点,狠抓全运会队伍的训练质量。在进一步充实完善队伍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得分项次,突出对前三名和重点子项的建设,把整体训练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二是继续狠抓田径、游泳、划船、自行车基础体能类和集体球类两大战略重点,力争有新的突破。三是注重“出新”。根据项目的规律和特点以及运动员自身条件,有选择、有重点地打造新人,提高成材率,达到“出奇兵”的效果。
(二)完善二级队伍建设和竞赛体系,进一步加强业训管理
一是制定《市属二级运动班管理考核办法》,完善二级队伍综合评价体系。从规范招生、训练质量考核、输送率核定、经费投入及保障等环节入手,逐步规范二级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完善《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和单项规程。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和导向作用,调整青少年市级竞赛体系,真正实现竞赛与训练过程的有机结合,调控业训布局和规模,提高业训后备人才培养及输送质量。三是制定出台业训相关政策及规定。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对输送奖励办法、注册管理规定、竞赛资格要求等政策做进一步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保障业训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做好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申报、评估工作。
(三)深化竞技体育科研改革,持续推进训科医一体化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训科医一体化建设,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调动科研人员和训练单位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二是继续加大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从运动员、教练员、医务人员抓起,从每一个细节和环节着手,从严控制,从严要求,坚决杜绝误服等各种问题的出现,为2008年奥运会顺利举办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加快《提升2008年奥运会北京竞技体育水平技术研究》课题研究,为我市运动员奥运入围并取得佳绩提供科研服务与科技保障。四是加强医务基础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防伤、防病、治疗、康复能力和水平,为运动队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与保障。
三、积极落实《意见》,大力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抓好《意见》的落实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办法,协调各有关区县做好奥林匹克中心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潮白河水上休闲运动集聚区、五棵松球类健身运动集聚区、十三陵户外休闲运动集聚区、八大处网络体育集聚区等六大体育产业功能区或集聚区的规划和实施工作。二是配合市有关部门调研制定财政、税收等支持性政策,利用政策杠杆引导体育产业的发展。三是利用好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精心选好一批产业项目,重点支持,使之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发挥好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发展体育产业。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加快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国际体育交流中心、陶然亭游泳场改造和大型居住区体育休闲中心等项目建设。
(二)采取有效手段,加强体育市场监管
继续以贯彻《北京市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为突破口,加快建立体育市场监管体系。一是加强体育市场执法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市和区县体育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市场监管工作,并加大执法检查和违法处罚力度。二是发挥好体育经营单位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和服务网络的作用,及时公布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信息,加强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三是建立有效的体育市场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加强与安监、质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合作,推动体育经营单位安全运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抓住时机,开拓市场,力争体育彩票销量再创新高
今年,市民对奥运、对体育的关注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也是体育彩票业难得的机遇。除要继续完善网点建设,继续加强足球单场、视频彩票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外,更要抓住时机,开发与奥运会相结合的彩票品种,努力扩大体彩市场份额。同时,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确保我市体育彩票工作健康、安全发展。
四、借助奥运举办契机,切实推动各项体育工作协调发展
(一)建设惠及更多群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一是采取各种方式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好的条件。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利用体彩公益金为200个行政村配建全民健身设施,鼓励区县加大自身投入,使全市行政村健身设施配建率在6月30日前达到100%;更新全民健身器材1233处;建设30个专项体育活动场地;继续推动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二是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和社区体育工作。与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创建20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1个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继续完善《北京市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标准》,再新建20个体育生活化社区,引导建设20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三是加强对健身的科学指导。开展北京市群众体育现状调研,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分类培训和指导服务,编印第四册全民健身科普知识手册,更多地开展基层群体活动。
(二)稳步推进国际体育赛事中心建设
为推动后奥运经济发展、场馆利用和满足群众文体生活的需要,必须加快推进国际体育赛事中心的建设。一是继续办好中国网球公开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等传统品牌赛事,办好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提高办赛水平,扩大赛事的国际影响,并为中网赛事升级和举办2008至2009赛季自行车场地世界杯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努力申办中国赛车大奖赛、2009至2011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大奖,积极创办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等赛事,并努力形成传统,办成品牌。三是继续办好足、篮、排、乒等全国联赛,并积极申办有较好群众基础和市场潜力的全国性赛事。四是积极探索、推动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改革,并有计划、按步骤地推进实施。
(三)继续加强体育法制工作
开展《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配套立法调研工作,研究制定《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修订《北京市体育设施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培训和执法检查力度,提高全市体育系统行政执法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
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今年奥运举办年的特点和“平安奥运”的要求,一是务必加强自身安全工作,做到领导重视、机制健全、责任明确、落实有力、工作到位,确保在本单位、本系统不出现安全事故。二是切实负起有关的安全监管责任,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把监管工作做到位。三是把抓安全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决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麻痹和懈怠。
另外,在体育规划建设、教育、宣传、国际交流、干部队伍和党团建设、纪检监察、财务管理、老干部工作等方面,也都要围绕全市体育中心工作做好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