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05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2022-12-07 15:36:43  |  北京市体育局
字号:
分享:
打印

刘锁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因地制宜开放建设山地步道健身”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园林绿化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北京不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优化绿色格局,森林覆盖率达44.6%。同时,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建设了一批如城市慢行道、生态滨河廊道、旅游休闲步道、登山健身步道等绿色线性休闲空间,为森林步道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森林步道建设顶层设计

  为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的“加强浅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浅山休闲游憩带”“增强游憩及生态服务功能,重塑城市和自然的关系”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的“提升生态环境空间容量,增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连通性,推动城市绿道和森林步道建设”等要求,市园林绿化局已于2021年启动全市森林步道体系建设规划工作。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结合首都生态、历史、文化等各类资源的空间分布,聚焦重点功能区和人口聚集区,构建“连带成网、互联互通、易进畅游、功能完善”的森林步道体系。通过整合衔接现有浅山地区郊野公园等各类步道建设、生态与景观保护及步道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市民徒步、爬山、越野等多元使用需求。

  (二)积极推进京郊山区休闲服务设施建设

  森林步道的建设,即在原有林间山路、巡护路、作业道等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设置规范的有关行程、安全等提示标识标牌。目前,已在京郊山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范围内示范建设森林步道,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21年,完成了《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北京段)总体规划》编制,开展了北京森林步道形象标识LOGO征集、审定和发布,编制了《北京森林步道标识标牌设计规范》;建成了首条示范森林步道,将京西林场内的京西古道进行串联,建成了长21公里的大台森林步道,并设置了规范的标识标牌。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山地步道建设,支持怀柔区满韵汤河、密云区雾灵溪谷、延庆区百里山水画廊等多条生态沟域建设,因地制宜配置了乡村旅游步道等基础设施;结合森林防灭火道路、浅山郊野公园等建设,配置了兼具健身、游憩等功能的登山步道;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并实施了市级旅游休闲步道建设有关政策,充分利用山水自然条件,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健身空间。

  (三)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和户外运动项目

  市体育局充分发挥北京市登山运动协会、北京市徒步运动协会、北京市定向运动协会等社会体育组织枢纽型作用,充分利用京郊山区野外道路资源,积极举办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等户外赛事活动,为广大市民搭建运动健身平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职责范畴,支持和鼓励山地步道健身活动开展,将优质山地步道资源与周边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特色业态、重点旅游景区、历史文化遗址、非遗传承地进行串联,推动山地步道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市民文化旅游体育资源供给。

  (四)推荐体育文化休闲旅游优质线路

  2021年,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联合相关协会推出61条体育文化休闲旅游优质路线。其中包括怀柔灵慧山登山路线、龙门涧登山路线、圣莲山登山路线等优质登山路线7条,妙峰古香道徒步路线、灵山古村幽寺徒步路线等27条徒步路线,这些优质路线串联沿途景点和地标,充分展示生态保护的创新成果,推动体育与文化、休闲、旅游的多领域融合发展,发挥体育在促进健康、促进消费、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引擎作用,倡导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户外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休闲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推动编制全市绿道系统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原则,集约高效利用各类生态资源,统筹推动城市慢行道、生态滨河廊道、旅游休闲步道、登山健身步道等多种绿色线性休闲空间建设,打造“连带成网、互联互通、便捷舒适、功能完善”的慢行生态休闲系统。在山地区域,打造森林游憩、文化探访等步道网络,重点加强安全防护和应急保障,满足市民户外健身和旅游休闲等需求。

  (二)持续加强森林步道建设

  市园林绿化局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总结步道建设经验,加快推进森林步道建设。2022年,利用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等资源,修建5条总长度100公里森林步道,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健身空间。

  (三)推动体旅融合发展

  推广普及山地户外、马拉松、冰雪、自行车等户外运动项目,继续办好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等户外赛事活动,运用各类新媒体资源,引领市民线上赛、线上学、线上领、线上秀,打造线上走跑、体能王等系列线上精品赛事活动。鼓励生态涵养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完善体育设施、融入体育元素。持续打造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赛事、精品项目、精品线路,打造房山青龙湖森林公园户外运动基地、延庆户外运动休闲基地、顺义莲花山运动综合体等户外运动基地。

  (四)持续做好体育文化休闲旅游优质路线遴选推荐工作

  开展2022年度体育文化休闲旅游优质路线征集评选活动,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健身需求,组织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徒步运动协会、登山运动协会、马拉松协会等通过组织赛事活动、路线体验等多种方式进行遴选推荐,将更多的体育文化休闲旅游优质线路推荐给广大市民,积极打造北京市体育健身消费打卡地,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休闲健身选择。

北京市体育局    

2022年6月23日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