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北京市业余国际象棋发展”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财政局和市教委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国际象棋比赛相关事宜
近年来,随着本市国际象棋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双减”政策出台后,非学科类培训不断升温,我市国际象棋培训市场日益繁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本市业余国际象棋培训机构有60余家,拥有学员15000余人。随着学员数量的增长,市区两级赛事数量亦不断增加。2019年,本市举办市级和京津冀国际象棋比赛12场,区级比赛21场,参赛总人数达到15000余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比赛停办,市级和京津冀比赛共举办3场,区级比赛8场,参赛总人数共计4600余人次。2021年,举办市级比赛6场,区级比赛32场,参赛总人数达到11000余人次。在2021年举办的38场比赛中,29场比赛的实际参赛人数少于计划报名人数,即比赛名额未报满,从现状来看赛事数量和规模已基本满足青少年参赛需求。此外,市教委每年均举办北京市中小学生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作为其中一个小项,每年有近300名中小学生参加。今后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赛事数量,以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参赛需求。
关于您提出的“国际象棋比赛7级以上的级别在市里举办,7级以下的在各区举办”的意见,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在《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条例(2022版)》(国象协字〔2022〕8号,以下简称《棋士等级称号条例》)第四条中进行了规定:“省级管理部门可批准授予本协会一级至十五级棋士等级称号。市级管理部门可批准授予本协会三级至十五级棋士等级称号”。因此,目前北京市市级国际象棋等级赛作为省一级的赛事,参赛等级为七级至二级棋士,即棋手达到胜率后可晋升六级至一级棋士;区级国际象棋等级赛的参赛等级为无级别至四级棋士,达到胜率后最高可授予三级棋士等级称号。我们将就您的意见积极与中国国际象棋协会进行沟通。
二、关于修改规则解决学生消极比赛问题
目前本市举办的可申报棋士等级称号的等级赛比赛规则按照《棋士等级称号条例》第二条执行,其中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只规定了赛事的轮次和比赛用时,未提及关于和棋规则方面的内容。但您的意见亦符合体育精神,我们也将就该意见与中国国际象棋协会进行沟通,共同推动国际象棋的发展进步。
三、关于加强梯队建设为专业队储备人才
2014年,北京棋院与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共建了北京棋院青少年棋院,目的即是建立各年龄阶段的后备人才梯队。近几年,青少年棋院每年均举办选拔赛,选拔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生力量。下一步,青少年棋院将进一步扩大该项赛事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北京棋院也将在师资方面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以吸引更多青少年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为国际象棋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四、关于做好教练员培训工作和通过财政补贴解决培训机构师资问题
2022年1月,中国国际象棋协会颁布了《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教练员管理办法(暂行)》,该办法对教练员的等级、等级标准、培训及考核认证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同时附有《全国国际象棋教师培训实施细则(试行)》,细则对于培训要求包括培训时间均有明确规定,该办法的出台对于做好各级教练员培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专业运动员为青少年公益授课的意见,北京棋院将牵头组织实施,在保证运动员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的前提下,力争参加更多形式的公益和推广活动。
关于您提出的“财政对好的老师给予适度补贴,减轻培训网点老师课时费压力”等意见,考虑到国际象棋社会培训为市场行为,培训机构老师收入与教学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家长学生与培训机构老师之间是双向自愿选择,不属于财政补贴(对公共服务事项给予支持)事项。且如对国际象棋培训加以补贴,对其他培训行业有失公平,该问题应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
北京市体育局
202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