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222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2022-12-07 15:53:36  |  北京市体育局
字号:
分享:
打印

赵晓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公园增设中小学生运动场所”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园林绿化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是持续加大市民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北京市着眼解决市民健身难题,持续将市民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和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会同各区政府合理利用疏解腾退土地、城市郊野公园、户外广场、公共绿地等空间资源,积极推进市民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先后建设1282片多功能专项球类活动场地、150余公里塑胶面层健走步道、314处多功能运动场地。在市级实事项目的引导和推动下,各区积极推进市民身边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15分钟健身圈”为基础的市民身边体育场地设施网络不断优化完善,为广大市民就近开展运动健身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制定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计划。2020年,市体育局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编制了《北京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设施布局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重点增补群众身边15分钟生活圈内的体育设施,以灵活适用为原则,兼顾青少年、老年人等不同群体需求,促进体育设施布局扁平化。建设青少年体育服务设施体系,全面保障青少年课内外体育活动设施,重点补齐青少年“三大球”、冰雪运动训练设施,高水平建设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训练基地。2022年,市体育局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北京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2平方米以上,全市新建社会足球场地380块,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32个,新建或改扩建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20个,全市新增公共体育用地面积287.27公顷。

  三是加强公园内群众性健身设施建设。园林绿化部门和体育部门通力合作,全市有条件的公园,见缝插针,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增加了群众性健身场地和设施。目前,全市设置群众健身活动场地的各类型公园共518家,共设置各类健身器材1.2万个、健身步道1068公里、足球场地103处、篮球场地205处、乒乓球场地199处、羽毛球场地61处,其余包括网球、门球、空竹、健身广场等场地共276处,这些场地极大地拓展了公园的运动功能,在满足市民普遍性、大众性的健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较好地丰富了广大中小学生校外体育健身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赞同和高度认可。同时,自2021年以来,全市积极推进全龄友好型公园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东城区地坛园外园、龙潭三湖公园和西城区人定湖公园、宣武艺园等10处全龄友好型公园示范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加快体育公园建设。在持续开展“留白增绿”工作的基础上,推进体育设施进公园,着重利用居住区周边城市公园、公共绿地、郊野公园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重点在朝阳、丰台、通州等区绿隔区域内建设体育公园。到2025年,各区至少新建或改扩建2个体育公园。体育公园应严格落实国家出台体育公园建设相关意见规范,健身设施用地占比至少不低于15%,适当增加青少年体育运动设施比例。

  二是增加青少年体育运动健身设施供给。积极争取国土、园林、水务等部门的支持,重点建设健身步道、笼式足球场、篮球场以及乒乓球长廊、娱乐益智类等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运动健身的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各类人群运动、健身、休闲需求。

  三是继续推进全龄友好型公园建设。建设玫瑰公园、玲珑公园等10余处全龄友好型公园,提高绿化品质,增加体育健身、无障碍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段,特别是青少年游客游览观赏、体育健身等多样化需求。

 

北京市体育局    

2022年6月24日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