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
贵专委会提出的关于“用好奥运遗产,推动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北京奥促中心、延庆区政府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冬奥遗产利用的顶层设计。积极贯彻《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对冬奥遗产利用的目标要求,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冰雪“1+7”文件,即《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和7个配套规划,并不断完善形成冰雪运动发展政策2.0版,即《北京市落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以此作为冬奥遗产利用的基本蓝图。连续出台《北京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促进体育消费 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谋划部署创新利用奥运资源、传承传播奥运精神、持续放大奥运效应,不断擦亮北京“双奥之城”的世界品牌,推动冰雪产业持续“热”下去,为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冰雪活动延续冰雪运动热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北京市“1000万人上冰雪”的目标,不断丰富形式和内容,持续掀起群众性冰雪活动热潮。连续举办9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累计开展各级各类活动3.24万场,参与人次达3754万。全市实现冰雪“一区一品”全覆盖,冰雪嘉年华、大篷车、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加大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知识的宣传普及,开展“我与北京冬奥同框”“我和我的冬奥故事”“追寻冬奥足迹,跑向双奥辉煌”等系列活动,高质量完成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均衡发展竞技体育项目实现冬夏并举。把冬夏项目均衡发展作为竞技冰雪运动水平提升的主要目标,冬奥参赛成绩实现突破,我市34名运动员、3名教练员入选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参加5个大项、17个小项角逐,赢得2枚金牌、1枚银牌,创造了历史。谋划抓好米兰冬奥会备战工作,联合冰雪强省培养优秀运动员,与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共建雪车、钢架雪车、雪橇三支车橇项目国家队,组建21支市级专业冰雪运动队,涉及6个大项、12个分项、69个小项,全面优化竞技冰雪运动项目布局,重点发展自由式滑雪大跳台、U型场地、雪橇雪车、花滑、冰壶等优势项目。持续优化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综合保障能力,提升竞技冰雪运动训练水平,着力改变以往“夏强冬弱”的项目格局,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冬夏项目均衡发展。
(四)引入顶级赛事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依托“双奥之城”留给北京的丰厚高水平场馆资源,积极对接国际体育组织,成功获得2023—2024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第三站、2023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2023—2024赛季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世界杯和未来9项国际冰雪赛事的承办权。上述赛事均将利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等冬奥场馆举办。
(五)厚植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土壤。加快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效扩大青少年冰雪运动覆盖面。成功举办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98所学校的1399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312场。组织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25家俱乐部的近320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达987场,赛事规模继续保持亚洲第一。利用国家体育馆、冰立方等冬奥场馆筹办2023年北京市青少年锦标赛和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冠军赛冰球、冰壶等项目比赛,以及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青少年竞技组比赛。面向北京市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200所“冰雪运动特色校”,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与首都体育学院滑冰馆组建冰雪精英训练营。组织实施冰雪项目体能训练进校园活动。
(六)体旅融合区域协作共同促进冰雪产业发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签订了《京津冀深化体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落实北京新两翼要求,以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为重点,共同推动体育多领域、深层次精准对接、同向发力,促进京津冀体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以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国际滑雪度假旅游胜地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任务为牵引,通过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提升冬奥遗产的利用效益。以首钢园、五棵松、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等冬奥场馆为龙头,打造10个体育消费聚集区。利用新首钢园区工业遗存、冬奥场馆和服贸会场馆空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3.0示范应用新高地。进一步整合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各项资源,依托冬奥场馆设施,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文化旅游嘉年华等活动,扩大京张地区体育消费与服务供给。启动北京市冰雪文化旅游季,发布了8条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线路,囊括冰雪运动、冬奥场馆等丰富的文旅体育资源。制发《延庆区建设“国际滑雪度假旅游胜地”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打造延庆海陀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入选首批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出了冬奥文化体验、研学教育、“海陀之夜”等特色活动。会同河北省体育局研究建立京冀深化体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索冬奥场馆共享共用、赛事组织协作扶助、体育产业共同发展、人才队伍交流培养的方法路径。
(七)多措并举提升冬奥场馆运营效益。积极推进冬奥场馆向社会开放,在国家游泳中心举办首届“冰立方冰迷欢享季”和“水立方冬令营”等活动,在国家速滑馆、首钢大跳台和首钢冰球馆、延庆区冬奥村三处冬奥场馆同步推出“辉煌冬奥”主题展览暨群众性冰雪运动嘉年华,在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办定向越野赛、轮滑公开赛、冰球公开赛、自行车联赛,方便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参与冰雪运动,开展休闲健身,享受冬奥遗产红利。提升场馆运营管理水平,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改造冬奥场馆,推进第三方机构对冬奥场馆的专业化运营,加强对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情况,以及防火、防震等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的检查监督。强化科技赋能,组织开展面向冬奥场馆的多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室内外一体化低延时定位、服务型智能机器人、国家速滑馆智慧场馆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打造智慧化的冬奥场馆。打造一流的冰雪运动训练比赛基地聚集区,完善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服务保障条件,积极承接国家短道速滑队、国家冰球队、国家雪车雪橇队等10余支国家级、市级、区级冰雪项目运动队驻训。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抓好赛事活动引领。继续巩固与国际体育组织、国际友好城市的良好关系,保持与国家体育总局的沟通协调,依托冬奥场馆高水平的硬件条件,持续推进高端国际赛事的申办引进工作。支持在冬奥场馆举办商业演出、展览展会、冰雪培训等活动,推动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等赛事落地冬奥场馆。结合冬奥场馆、场地特点,引入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北京自行车联赛等户外赛事,落户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打造户外拓展训练中心和运动体验基地。
(二)办好群众冰雪体育。继续举办各级各类群众冰雪运动赛事,丰富“一区一品”赛事活动内容,因地制宜开展冰雪嘉年华、冬令营、体验课、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样的普及推广活动。研发北京市“健身地图”云平台,将冬奥场馆纳入其中,方便市民群众在冬奥场馆开展运动休闲健身。进一步传承北京冬奥精神,保持冰雪运动热度,巩固冰雪运动发展成果,在后冬奥时期再掀冰雪运动热潮。
(三)提升场馆配套条件。研究建立冬奥场馆联络协作机制,更好推进场馆设施改造、掌握开放利用情况,指导冬奥场馆设施运营管理。深化应用场景驱动,推进冬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馆际数据互联互通。对冬奥村酒店等设施进行更新,优化休闲度假功能,开通高铁站到园区的旅游专线,完善冬奥场馆配套条件。推广冬奥场馆建筑选材、制冷系统设置的先进做法,吸引社会资本在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继续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推进冬奥场馆区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为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基础。
(四)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持续开展北京市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赛事、精品目的地的申报、评审及发布推广工作,努力推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北京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办好体育旅游嘉年华和品牌体育比赛活动。继续举办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冰雪运动消费季等系列活动,发放冰雪消费券、体验券,力争促成冬奥场馆“一票通游”,促进冰雪消费,让冬奥遗产红利惠及更多的市民群众。在服贸会体育专题展上增加冰雪消费相关内容的比重,在国际体育(北京)嘉年华中设置国际冰雪产业发展论坛,并加大冰雪产业展商的参展力度。
(五)推进多种业态融合。深入挖掘冬奥遗产商业价值、积极打造冬奥文化IP,重点培育3—5个冬奥场馆,继续推广延庆“最美冬奥城”、“北京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持续做强“漫步北京”“北京网红打卡地”“北京微度假”等文旅消费品牌。将首钢滑雪大跳台和首钢园打造为北京新年倒计时永久活动场地,利用冬奥场馆优美的自然风光,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试点打造婚纱摄影胜地。推出5—10条北京冬奥场馆观光游、体验游等经典线路,以及不少于5条串联起冬奥比赛场馆和周边文旅资源的休闲度假游线路。在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举办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发展论坛。
(六)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在京津冀三地共同签订《京津冀深化体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一对一签订深化体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明确具体合作事宜,建立定期会商制度,专项落实训练备战、群众赛事、体育产业、场馆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协同工作。联合举办冰雪运动俱乐部联赛、校际联赛等,将北京的冰雪品牌赛事推广辐射到津冀地区。用好河北省丰富的冰雪场地资源,推动京津冀冰雪运动队在备战训练上的交流协作。三地轮流举办京津冀体育产业大会,共同举办京津冀体育产业论坛、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等交流活动。鼓励京津冀三地体育社团跨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支持省级社团举办跨区域交流活动。
(七)加强京张协作联动。落实《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2021—2025年)》,借助区域内丰富的冬奥场馆资源和自然资源,布局举办跨省市的体育赛事和户外、休闲、旅游活动。京张两地联动举办京张冰雪旅游季活动,推动京冀两地滑雪场对接合作,力争实现京张两地主要雪场通滑。争取延庆与张家口健身步道共同规划、统一标识、互联互通。支持延庆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冰雪装备制造业的招商工作,做好冰雪装备的供应和保障,引导北京地区冰雪研发科技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辐射带动京津冀相关产业发展。
北京市体育局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