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8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2024-09-04 16:36:41  |  北京市体育局
字号:
分享:
打印

沈立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北京市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建议收悉,我们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环境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情况

  (一)加强顶层设计,谋划体育场地设施布局

  2020年12月,北京市制发《北京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年-2035年)》提出,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划分为城市级、地区级、街区级和社区级四级,并统筹优化布局结构,鼓励新增街区级、社区级等全民健身设施,确保各级各类设施落实到位。关于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的选址布局,还提出“利用边角闲置地,‘见缝插针’建设社区体育设施”,“结合社区文化和绿化设施,建设不同类型‘社区体育文化设施’”。2022年10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印发的《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众参与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公众参与的通知》)提出,“充分认识公众参与在规划实施中的作用”,“规划实施需要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协调各方利益。规划公共参与是保障利害关系人知情权、陈述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规要求”,“鼓励在前期规划研究阶段开展公众参与”。为有效减少噪声污染,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在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选址时结合住宅小区设计方案审查,按照《公众参与的通知》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协调好各方利益,在不影响其他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健身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坚持重心下移,积极解决健身设施民生诉求问题

  2022年和2023年,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部署要求,连续2年将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纳入市政府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推动解决重点民生诉求问题。通过2年的努力,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相关诉求量平稳下降,2023年市民诉求量连续7个月下降,市民投诉工单数从6月1519件下降至12月351件,近2年总诉求量也大幅下降。据统计,2021年在总体诉求中的占比为0.41%,2022年占比与2021年几乎持平,2023年占比降至0.20%。第三方调查显示,2023年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治理整体满意度90.65%,相比中期上升1.29个百分点;治理整体知晓度为82.62%,相比中期上升8.06个百分点。

  (三)坚持实事引领,积极推进健身设施建设

  近年来,北京市紧紧围绕广大市民多元化的运动健身需求,持续将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和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充分利用社区周边公园绿地、疏解腾退空间、空闲边角地等各类资源,采取嵌入式的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市民身边健身设施建设。2017-2018年建设专项活动场地1282片,2019年建设塑胶面层健走步道150余公里,2020年建设社区健走步道36公里以及篮球、足球等多功能运动场地314处。2021年建设足球、篮球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367处。2022年建设足球、篮球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106处。2023年建设足球、篮球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82处,改扩建体育公园14个。在市级实事任务的引导下,各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成了一大批贴近社区、贴近市民的健身设施,市民身边健身设施数量大幅提升,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21年的2.65平方米提高到2023年的2.95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2.82平方米目标任务。

  (四)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压实健身设施管理主体责任

  为进一步强化室外健身器材宏观管理,压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创新性开展室外健身器材“一键报修”工作,2022年开始,对全市室外健身器材加装了“二维码”标牌,市民采取扫描“二维码”方式报修,报修信息通过网络实时分发处理,以提高报修维修效率。为方便没有携带智能手机或不会操作微信软件的老年人,在“二维码”标牌专门设置报修电话,提供24小时免费报修服务。自2022年开始每年安排两轮对全市室外公共体育设施开展市级巡检,及时发现和掌握室外公共体育设施存在故障、损坏及安全隐患等情况,督促属地抓好整改。以“一键报修”和巡检两项工作为抓手,督促和引导健身设施属地管理单位强化日常维护管理。

  二、下一步工作

  (一)持续推进市民身边健身设施建设

  着眼破解市民“去哪儿健身”难题,结合落实每年市政府体育领域重要民生实事任务,深入挖掘社区及周边公园绿地、空闲边角地、疏解腾退空间等资源,推进市民身边健身设施建设,通过实事项目“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同时,充分发挥市级实事项目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指导各区积极推进市民身边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以“15分钟健身圈”为基础的市民身边体育场地设施网络,为广大市民就近开展运动健身提供便利条件。

  (二)规范健身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加强室外健身器材维护管理,常态化开展“一键报修”和巡检工作,及时补充安装室外健身器材二维码标牌,坚持未诉先办,对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开展市级巡检,进一步压实体育场地设施属地管理主体责任,督促属地管理单位做好健身设施维修整改,把问题解决在市民使用前,同时,积极引导各区体育部门和街道乡镇开展巡检工作,逐步建立市、区、街乡镇三级巡检体系,引导和鼓励社区(行政村)委员会、物业对所属健身设施开展日常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维护维修,不断提升基层体育场地设施日常维护管理水平。

  (三)持续关注和协调解决健身设施重点民生诉求问题

  进一步巩固市政府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工作成果,定期对接诉即办市民投诉工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将其作为开展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重点工作确定的依据,对接诉即办涉及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市民高频投诉点位、高频投诉设施类型、单个问题多次投诉及设施扰民等重点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勘查并开展工作调度,积极推动有关问题得到解决。对投诉较多的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及时组织人员赴相关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开展工作走访,对接工作,面对面进行指导帮扶,督促属地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提高健身设施日常维护管理水平。督促区体育部门每年设立健身设施接诉即办专项应急资金,及时高效解决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相关问题。

北京市体育局    

2024年6月25日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