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任务名称 | 任务编号 | 落实情况 |
1 | 成立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冰雪运动特色校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冰雪运动和冬奥文化宣传,进一步扩大冬奥影响力。 |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56项 | 统筹群众冰雪赛事活动和冬奥文化宣传工作。举办庆祝申冬奥成功五周年全国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战赛暨第四届京津冀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战赛、第五届大众冰雪公开赛等线下线上市级以上冰雪赛事活动16项次;应对疫情影响,各级体育组织积极参与,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持续开展冰雪运动知识技能普及推广系列活动,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积极引导市民居家科学健身。开展第六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冰雪公益体验课106场,13000人参加;发放并使用冰雪公益体验券7449张。开展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4期,共培训652人,培训中增加冰雪知识课程,合格者被授予一级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再培训2期,共培训240人,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宣传、普及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知识的能力。“1025动生活”“界内界外”两档电台栏目每周各播出1期冰雪运动知识节目,累计播出59期;在渔阳国际滑雪场等地举办冰雪运动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9期。研判形势,多方调研,筹备第七届冰雪季系列活动。举办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短道速滑集训营。筹办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滑雪冠军赛。积极协调电视台、平面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报道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北京市体育代表团备战参赛情况、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等冰雪赛事活动。制作播出《冬奥知否》专题节目19期。 |
2 | 促进商业、文化、体育、娱乐、教育、旅游、会展等多元业态有机结合,形成行业融合发展的消费生态系统。 |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11项 | 积极贯彻落实本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部署要求,市体育局相继发布关于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和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等政策文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及时调整修订公共体育场馆、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举办体育赛事活动防控指引等,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认真落实体育行业疫情防控措施,积极稳妥、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开放工作。应对疫情影响,积极推出居家健身、线上健身等服务内容。坚持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与天坛医院开展体医融合工作。开展体育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调查,围绕全民健身消费补贴、新建体育场馆补助、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等方面,制定实施支持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11条具体措施;积极对接市相关部门,推进体育中小微企业延迟缴纳社会保险和减免房租事项,多措并举帮助体育企业纾困解难、渡过难关。为进一步推动消费回升,激发体育健身消费需求,组织开展“北京消费季——炫·彩生活月”暨首届“8.8北京体育消费节”,8月8日一天取得了线上买超亿元、1万人线上订500家场馆、5万人线上赛的成绩,并坚持以线上带动线下,多方面促进体育消费。 |
3 | 促进首都体育事业发展。制定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 |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18项 | 局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与课题组会商研究确定《北京市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方案》框架方案,并论证完善实施方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等。向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方面征求意见建议,形成本市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方案送审稿和政策研究调研报告定稿。 |
4 | 创建2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 |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19项、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第23项 | 制发《北京市2020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第23项任务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2020年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体育特色乡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市体育局积极会同各区体育部门主动向街乡报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帮扶工作。各创建街道、乡镇从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场地设施配置、休闲活动开展、群众赛事组织、科学健身指导、体育文化宣传等方面不断完善、提升工作水平。 |
5 | 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城市公园、绿地等场所,因地制宜建设更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300处足球、篮球等多功能运动场地和30公里社区健走步道。 |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20项、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第23项 | 制发《北京市2020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第23项任务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指标任务、落实建设点位。指导各区体育部门开展多功能运动场地和健走步道点位勘选、技术设计、资金安排等相关工作,组织人员赴各区现场勘查指导,督促项目进度。截至目前,已陆续进场施工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进展顺利,计划2020年12月底前完工。 |
6 | 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机制,更好满足市民多样化运动健身需求。 |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21项 | 综合分析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分布等总体情况,进一步研究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现行有关法规制度和资料,开展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前期调研和相关政策制定。积极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园林绿化局沟通,进一步修改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工作方案》,并协调联合发文事宜。 |
7 | 推动“体教融合”“体社融合”,鼓励支持俱乐部发展,完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丰富体育后备人才。 |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22项 | 确定与市教委共同主办青少年U系列赛事,制定完成竞赛规程初稿。通过公开遴选形式,确定由体育协会作为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的承办单位,并研究制定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绩效评估实施办法。积极落实4月27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工作部署,局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朝阳、丰台、平谷区开展专题调研;分管局领导带队赴市教委就加强学校体育、深化体教融合等进行工作对接;以问卷调查形式,征求各区体育部门关于体教融合的意见建议。按照青少年体育工作安排,统筹整合青少年U系列赛事和市青少年锦标赛,组织开展部分项目比赛报名工作;完成优化市级赛事成绩审核的前期征求意见工作。应对疫情影响,各市级体育社团通过开展品牌赛事、市体育大会等线上线下项目,鼓励支持俱乐部组队参赛,持续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开展。 |
8 | 继续办好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国际重大赛事。 |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223项 | 举办2020年国际泳联冠军游泳系列赛,作为东京奥运会前的一次重要练兵,共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65名国际顶尖游泳选手参赛。8月8日至16日,结合“8.8北京体育消费节”,组织开展了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线上跑活动,16171人参与活动。 积极与各国际体育组织、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单位沟通协调,研商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赛事举办可行性。 7月下旬,国际女子网球协会(WTA)与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ATP)发布声明取消2020年中国赛季,故本年度取消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9月中旬,国际滑雪联合会宣布取消举办2020年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