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体育局2016年度绩效任务完成情况
2017-01-11 11:40:00  |  北京市体育局办公室
字号:
分享:
打印

序号

主要职责

年度任务

完成情况

1

一、法规和规划制定

制定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

已完成。《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和7项配套规划(简称“1+7”文件)于2016年3月正式发布。“1+7”文件将北京市冰雪运动发展纳入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大局,是全国首个以地方政府名义出台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本市发展冰雪运动的7项核心任务即群众冰雪、竞技冰雪、青少年冰雪、冰雪体育产业、冰雪赛事、冰雪场地设施和冰雪运动人才,绘制了“1248”发展蓝图。建立了北京市冰雪运动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冰雪运动发展;制定了《北京市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细化成88项任务,涉及40家单位、各区政府和北京冬奥组委有关部门。加强单位间密切协作与协调,建立联席工作制度,认真抓好规划任务落实。

2

颁布实施《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已完成。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于2016年12月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12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召开《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作新闻发布并对《实施计划》进行详细的解读。

3

开展《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修订调研及《北京市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工作。

已完成。开展了《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修订调研和《北京市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工作,制定了《北京市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分级分类监管细则》,明确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赛事分级分类监管流程。

4

二、体育公共服务

在部分社区、城市公园等地建设30公里健身步道,为群众健身提供“大众田径场”。

已完成。在东城、海淀、丰台、门头沟、房山、顺义、昌平、大兴、平谷区建成总长度30公里的智能健身步道,设立标识标牌31块、心率测试柱165根。

5

发展群众冰雪运动。

已完成。研发并在全市配置全民健身工程滑雪训练器100件。培训冰雪知识小教员200名,成立北京市群众冰雪运动科学健身讲师团,开展冰雪运动推广与科学健身指导宣讲活动1369场。编制并为各区配发《北京市群众冰雪运动科学健身指导丛书--冰雪运动普及读本》10000册。启动第三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和第二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陆续开展40项市级、106项区级赛事和活动。

6

举办北京市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普及科学健身知识。

已完成。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公园,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全年举办北京市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30余场。与北京体育广播联合打造运动北京概念,全年每天播出“1025动生活”“界内界外”栏目,提升市民科学健身意识和理念。

7

三、群众体育发展

实施“健康北京人”行动规划,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已完成。举办第八届北京市体育大会、第十届“和谐杯”乒乓球比赛、2016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2016年第三届北京国际武术文化节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武术邀请赛,广泛开展市民篮球、羽毛球、健身气功、健康走跑、拔河、骑游、登山、龙舟和体质促进项目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以及“奥林匹克日”、“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活动,市民积极响应、热情参与。

8

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已完成。在全市推广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培训328名测试人员,为各区配送了器材,广泛开展达标测试和比赛活动。

9

组织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已完成。全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700多人,其中国家级216人、一级1150人、冰雪知识小教员200人,岗位再培训1194人。

10

四、公共体育设施监管

指导通州区体育局推进通州区体育设施建设。

已完成。加快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体育专项任务,协调推进通州体育中心、通州区体育场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城市副中心与通州全区域体育设施发展建设,开展基础调研、组织专家研讨、加强工作对接,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委、通州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规划编制,形成专项规划成果。

11

开展北京市公共体育用地调研工作,启动北京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研究工作。

已完成。完成北京市公共体育用地调研和北京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研究工作,形成了研究报告。

12

五、竞技体育发展

科学规划北京竞技冰雪运动项目布局,组建专业冰雪运动队伍。

已完成。一是在市编办支持下,成立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市体育局与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共建国家雪橇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市冰协组建男子冰球队,委托北京世纪星俱乐部组建花样滑冰、冰壶、女子冰球、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单板、双板U型场地滑雪、跳台滑雪等15支队伍;16支北京冰雪队伍共有运动员164人、教练员11人。二是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冰雪赛事,先后获得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亚军、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加拿大站)双人滑亚军、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双人滑决赛冠亚军、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日本站)双人滑亚军和季军、全国冬运会双人滑亚军,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冠军、并包揽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双人滑成年组冠亚季军和女子单人成年组亚军、青年组季军;北京冰壶队获得全国锦标赛女子组季军。

13

五、竞技体育发展

推进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7年天津全运会备战工作。

已完成。一是北京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上共夺得 8金3铜,金牌贡献率位列全国第一位,超越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优势下的6块金牌纪录,是历届奥运会北京选手获得金牌最多的一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圆满完成赛前预定的目标任务。二是制定印发《北京市体育局天津全运会备战参赛组织工作方案》,明确全运任务目标,启动参赛组织模式。北京运动员参加年度全国指令性比赛,共获得26块金牌、74块奖牌,为备战全运奠定扎实基础。

14

六、运动员保障

制定完善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奖励办法。

已完成。完成全国冬运会、一青会和里约奥运会奖励文件制定下发工作。

15

七、青少年体育发展

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开展。

已完成。一是举办2016年北京市青少年滑雪比赛,近100名运动员参加;与市教委共同举办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全市46所学校的57支球队参赛;举办2016-2017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19家俱乐部的130支代表队约1800名运动员参赛;举办2016年北京市青少年冰球锦标赛,共有136名运动员参赛;举办2016年北京市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暨队列滑比赛,近400名运动员参加。二是体教部门密切协作,启动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配合市教委探索冰雪项目校园辅导员培训和冰雪项目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三是支持各区进行冬季项目布局,开展冬季项目业余训练。起草《北京市第一届冬季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并征求各方意见,确定比赛时间、运动员参赛资格等内容。

16

发展青少年三大球。

已完成。继续扶持三大球基层网点校和重点运动队建设,使基层网点校发展到463所、重点运动队发展到130支。开展青少年三大球技能培训试点工作,首次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5家培训机构,在44所学校顺利展开,将有2600多名零基础学生通过培训掌握较为专业的三大球基本技能。同时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满意度调查。培训青少年三大球教练员1374人,组织举办了三大球夏季和冬季训练营及篮球、排球冠军赛。

17

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已完成。经征求各区意见汇总确定各区青少年业余训练项目布局,印发《2018年第十五届北京市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开展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工作,认真开展自评和复评,并向总局推荐申报14个单位。举办2016年北京市青少年锦标赛,共有8585名运动员参加了30个项目的比赛,总人数较去年大幅增加,参赛水平明显提高。

18

加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

已完成。实施《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对体育传统校竞赛成绩进行梳理。全面展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设施开放校检查评估工作,对50个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奖励。我市5个俱乐部被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100所开放先进校进行奖励。

19

八、体育产业发展

落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已完成。落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召开2次联席会议,将工作计划汇编成册并印发市有关单位,共同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0

落实《北京市第二次体育产业重点领域专项调查报告》。

已完成。联合市统计局制定《北京市体育产业暨重点领域主营情况专项调查方案》,召开了北京市体育产业暨重点领域主营情况专项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完成了本市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库核查录入工作和入户调查、数据采集、审核、数据处理、数据评估等工作以及全部报表数据处理、合并及上报工作。

21

九、体育标准化建设

2016年度北京市体育标准化管理,开展标准宣贯及制修订工作。

已完成。推进《游泳馆碳排放管理规范》前期研究,将《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标准》《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游泳场所》等3项体育领域地方标准纳入2017年地方标准申报计划;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体育场馆能源消耗限额》宣贯培训;开展冰雪领域国标、行标及地标收集,为下一步编制冰雪领域体育框架奠定基础。

22

十、体育外事管理

本市优秀运动队出访手续及来访团队邀请的审批报批工作,组织开展对外体育交流活动。

已完成。一是重点保障本市运动员、教练员赴里约奥运会参赛任务圆满完成;赴首尔参加第23届北京-首尔体育交流大会;赴瑞士日内瓦国际篮联总部与国际篮联、中国篮协及其他7个承办城市共同召开组委会第三次筹备会;赴澳门参加第2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和“首届京澳合作伙伴行动”,展示北京冰上运动成果。二是重点加强与冰雪项目国际先进地区的沟通合作,与北美职业冰球联盟、芬兰约克列特冰球俱乐部及芬兰赫尔辛基市代表团、加拿大冰球协会及美国纽约长岛人代表团等,就协商引进冰球专业领域及场馆建设方面先进技术理念,加强运动员、教练员交流培训,引进冰球精品赛事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三是与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曲棍球、棒球等项目青少年交流比赛活动;与美国棒球国际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帮助北京棒球队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俱乐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两国青少年棒球队伍交流互访;通过对捷克布拉格市进行友好访问,与捷克体育部门签署交流协议,并就深化合作交换意见,取得了明显成效。

23

十一、体育科研和反兴奋剂工作

开展《备战第十三届全运会部分优秀运动队训练监控与支撑》科研项目。

已完成。完成《备战第十三届全运会部分优秀运动队训练监控与支撑》科研项目研究报告9篇。

24

开展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北京代表团反兴奋剂教育工作。

已完成。开展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北京代表团反兴奋剂教育工作,1月完成反兴奋剂教育资格准入工作。

25

十二、体育赛事管理

办好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北京国际长跑节、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站、NBA中国赛、北京电子竞技公开赛、沸雪世界单板滑雪赛等重大赛事;启动2017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2019年男子篮球世界杯相关筹备工作。

已完成。一是举办大陆冰球联赛主场比赛、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沸雪世界单板滑雪赛与现场音乐会等多项冰雪赛事。全力筹备2017年北京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成立组委会与世界壶联开展了全面工作对接。二是举办中网公开赛、北京马拉松、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北京国际长跑节、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站、NBA中国赛、北京电子竞技公开赛、中澳男篮国际对抗赛、“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启动2019年男子篮球世界杯筹备工作,成立组委会,举行倒计时1000天活动。

26

策划引进或申办一批高水平的篮球、冰雪项目新赛事。

27

十三、体育社团管理

统计体育社团基础数据,做好分类管理;督促指导协会按时换届和完成年检。

已完成。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分类统计更新了体育社团信息,84家体育社团完成了年度检查,15家体育社团完成了年度换届工作。

28

十四、体育行业安全监管

研究制定滑雪、攀岩、游泳、潜水4个项目安全生产等级规范。

已完成。完成滑雪、攀岩、游泳、潜水4个项目安全生产等级规范初稿,待根据市安委会协调会议修改完善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启动征求意见工作。

29

十五、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以筹办冬奥会为抓手,加强与津冀在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以点带面实现整体突破。

已完成。一是京津冀三省市体育局于12月18日在崇礼首届京津冀运动休闲体验季暨京津冀冰雪运动体验旅游季活动启动仪式上,共同签署《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三省市将进一步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密切相互沟通联系等方面展开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三地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增强京津冀地区体育综合竞争力。二是京津冀三省市体育局共同制定了《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加强三地间体育产业交流合作,构建京津冀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及京津冀体育场地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共同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三地还将建立体育工作联系机制,进一步加强服务冬奥会的协作。三是组织举办和参加了京津冀户外运动、骑游、游泳、车辆模型、龙舟、体育舞蹈、健身气功和攀登中央电视塔等项目比赛活动,以及京津冀三地青少年三大球、田径和游泳等项目比赛活动,加强了三地间青少年和群众体育的交流合作。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