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我市体育工作的丰收年和奠定良好发展基础的重要一年。全市体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京发[2003]15号文件)为指导,以筹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服务城市功能、展示城市形象为出发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持续加强全民健身基础性建设,大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面做好奥运会和十运会的备战工作,提高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成功举办各种国际体育赛事,不断开创首都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全市体育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 实施“3246”奥运夺金计划取得良好开局,竞技体育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雅典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在8月13日至8月29日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上,我市共有31名运动员、5名教练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15个大项、32个小项的比赛,为历届奥运会北京运动员参赛项目和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经过奋勇拼搏,乒乓选手张怡宁、体操选手滕海滨、摔跤选手王旭、跆拳道选手罗微和女排选手冯坤等5人在6个项目上夺得金牌(按国家体育总局计入全运会统计为5块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市获1.5金),占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的16%,位居各省区市之首。此外,还在自行车、体操、垒球、花样游泳等项目上夺得1银、1铜,4个第四名,1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2个第七名和2个第八名,共有20人进入前八名,占我市入选人数的65%。这一成绩不仅超额完成了“3246”奥运夺金计划第一个目标,实现了我市在奥运会上新的历史性突破,而且为我市备战2005年全国十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锻炼了队员,鼓舞了士气,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赢得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另外,我市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亚洲三大赛及全国指定性比赛中分别获得9块、10块和26块金牌,传统优势项目保持实力,田游船自四个项目有所突破,特别是游泳进步明显。这些好成绩充分显示了我市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有了新提高。
(二)十运会备战工作进一步抓实。2004年是十运会前最后一个系统训练年,也是着手备战的重要时期。
一是继续加强了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根据教练员队伍的现状,狠抓了教练员的引进、培训和调整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引进了十几名高水平国内教练和5名外籍教练,引入了新的训练观念和技术;组织了教练员全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就训练规律、比赛制胜规律和提高科训结合能力问题作了8次专题讲座,收到较好效果;对田径、自行车等项目的教练进行了调整,重新选聘了一批有朝气、责任心强、善于钻研教练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水平。
二是狠抓运动员队伍,努力提高训练质量。根据我市备战队伍的情况,实施ABC三类项目分类管理,继续巩固、提高优势项目,加速潜优势项目的转化,加强基础类项目和弱势项目的建设,增加在十运会上夺金点。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着眼实战要求,突出个性化训练,努力形成独特的技战术风格,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制胜能力。围绕重点项目、重点班队、重点夺金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强调抓好每一堂课,每一个技术细节,每一个战术动作的训练,切实提高训练质量,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提高教练员的训练和作战指挥能力。
三是切实提高了科技保障水平。在做好运动员超负荷训练的营养补充、疲劳恢复、伤病治疗等共性问题的同时,针对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实施夺金任务存在的关键技术、战术问题和体能、伤病等问题做专题研究和重点保障;继续健全和完善科训医一体化的训练保障工作体制和机制,努力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和训练、比赛的科技、医疗保障能力。
四是加强了十运会备战工作的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十运会后期备战工作的领导,11月中旬,召开了备战十运会、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育工作研讨会,明确了十运会目标任务,确立了32字方针:把握形势,准确定位;实力第一,立足自己;精心运筹,驾驭全局;全局举力,夺取胜利”。成立了十运会备战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专职抓好十运会备战组织和保障工作。另外,还成立了有部分局老领导、老专家组成的竞技体育高级指导团,调动、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为打好十运会这关键一战服务。
(三)继续加强了08奥运优秀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为做好2008年奥运会后备人才队伍储备、选拔和训练工作,一是立足自身,加强二级运动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二级运动班管理的规定》,提出了训练管理、竞赛任务、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要求;严格把关,突出选材质量,完成360人的二级招生工作;推荐了一、二、三体校和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区体校参加“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加大投入,改善了业训基础设施,并狠抓区县业训队伍建设。二是扩大视野,广揽人才。成立了2008年奥运会工作小组,负责08奥运后备人才的信息收集、交流、引进等工作,并与四川等省市及沈阳等东部人才大省建立了合作关系。各区县也利用自己的政策和吸引力与外省市进行优秀后备人才的引进、交流工作。
二、紧抓“农村体育年”工作主题,群众体育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工作扎实推进
(一)京郊农村体育工作得到较快发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农村体育年”的要求,2004年我市群体工作的重点向城郊倾斜。通过推进“体育六进乡村”工作,京郊农村体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体育六进乡村”工作指体育组织、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质测试、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科普等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六个主要方面。在体育组织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了农村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市145个乡镇均建立了全民健身组织机构,90%的村委会建立了体育组织,新增了一批晨晚练辅导站;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36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在1200个行政村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使全市行政村“工程”配建率达到了55%;在体育活动方面,京郊百万农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据统计,乡镇体育活动全年达900项次,参加体育活动的将超过70万人次。除传统性比赛外,各区县结合农村体育特点,积极挖掘、整理了一批简便易行,贴近农民生活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培训了近千名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指导、宣传和传授健身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所有乡镇实施《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并对5万农民进行了体质测试。通过举办“全民健身大课堂”活动,有效地普及了科学健身知识。
(二)加强了科学健身指导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了国民体质测定工作。制定并实施了《北京市国民体质测定工作管理办法》、《北京市国民体质测定站有关规定》;为各级检测站研制并配发了测试软件,编写了测定人员培训教材,创建了6个国民体质测试健身指导示范站;为2005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加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制定了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了市级培训中心,审核确立了培训的教师队伍;编制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必读手册,研制了考核题库等标准化培训文件;积极与市总工会等部门配合,为其培训基层体育骨干。全年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248人,其中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近400人。另外,还对太极拳、健美操、广播体操领操员等16000名体育骨干进行了培训。三是加强了科学健身指导与群体科研。举办了近百场全民健身指导大课堂,向市民讲授健身方法与知识、运动与营养、运动与疾病预防等等,万余人受益;与市科协筹备开展《全民健身科普知识进万家》活动,组织专家教授撰写了选择适合自我的健身方法、运动与营养、运动保健与运动损伤防治等全民健身指导系列手册,将向家庭免费发放,使全民健身科普知识进入千家万户。
(三)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普及、错落有致。按照打造大众体育品牌赛事的思路,举办了国际长跑节、万人太极拳表演、全国城市体育舞蹈公开赛、迎奥运万人长跑、百万市民健步行等活动;成功举办了以“人人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第10届全民健身周活动,组织市级活动5项,区县级活动近160项次,吸引206万人次参与;开发创新体育健身项目和活动,举办了北京市首届健身俱乐部挑战赛、筋健骨操、京效农民五项健身挑战赛、健身秧歌公开赛等;各系统、行业体协、单项体协积极组织开展健身活动,为群体活动增添了新的亮点。如市妇联举办的百万妇女健身风采展示活动,市直机关工委开展的机关系列单项体育比赛,团市委举办的奔向2008年万人健步走活动,市公安局开展的公安干警体育年活动等,使全市各类群体活动深入普及、错落有致。
2004年,我市在参加全国大型群体活动和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参加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金牌列第四;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五、金牌总数第四;参加第二届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会、首届全国“四进社区”优秀体育健身项目展演活动和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亿万职工健身行动展示大会等活动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为给广大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创造良好条件,2004年我市创建了12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使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数达到98个,团体会员400余个,个人会员10万余人,开展健身项目近40个。通过举办各种培训、比赛和夏(冬)令营等活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为引导和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活动健身乐园。还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了检查评估工作,73个俱乐部达到了合格标准,通过检查评估,促进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在传统校工作方面,除进行常规的传统校比赛外,对全市15个区县23所传统校进行了检查评估。
此外,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方面,除在1200个行政村配建全民健身居家工程外,还配建了25个标准工程和2 个社区健身中心,并对1999年配建的25个全民健身标准工程器材进行了更新,同时扶持建设了龙潭湖体育主题公园和东四奥林匹克示范社区。全年配建全民健身工程1229个,总面积82.6万平方米,总投资1.173亿元,其中市体育局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4200万元。目前,全市100%的街道、乡镇和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和55%的行政村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
在社区体育工作方面,召开了2004年北京市社区体育工作会议,总结不同社区类型的体育组织形式,开展了第四批全国体育先进社区申报工作,全市6个区县的12个街道社区获得第四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荣誉称号。
三、体育市场监管和产业研究力度加大,体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强了体育市场的监管。6月至9月,市体育局联合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对全市1300家注册的体育健身场所和40处大型健身设施的经营条件、公共卫生、消防设施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对60处体育健身场所提出近百条整改意见,对17家责任单位进行了处罚,整改后的合格率达到98.7%。此次安全检查进一步增强了经营者的安全意识,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规范了体育经营市场。针对北京冬季体育运动上升的实际情况,及时召开了冬季体育运动项目活动场所安全工作会议,并开展了安全检查和监督。
为适应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做好转型过渡期的体育运动项目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市技术监督局就加强体育市场的监管进行了调研,并研究制定各项目经营活动的从业资质和标准,制定了体育局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四类数据项和标准,在转变监管方式的同时,实行有效管理。
(二)深化体育产业政策研究,推动了体育休闲业发展。完成了2003年体育产业统计报告,为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为提高北京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促使资本向体育产业聚集,组织专家开展并完成了《北京体育资本市场调研报告》;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保龄球、台球营业税率的下调工作,为这两个项目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发起成立了由120多家体育休闲企业、体育场馆、体育装备生产和销售、体育赛事推广和咨询、体育媒体组成的北京市体育休闲产业协会,为推动我市体育休闲产业资源的整合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体育彩票在困境中基本完成销售任务。在全国体彩全面滑坡的严峻形势下,我市体育彩票管理和销售工作通过强化 内部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人员业务和思想培训,改善硬件条件,提高了风险防范能力,并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自主研发彩票产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全年实现销售7.33亿元,产生百万大奖37个,筹集公益金2.57亿元,代缴个人偶然所得税5235万元;体育彩票占全市彩票市场销售额的33.14%,首次低于福彩。
四、成功举办了亚洲杯足球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为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为2008年奥运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锻炼竞赛组织队伍,提高我市在国际体育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打造北京的品牌体育赛事,2004年我市先后举办了2004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中国网球公开赛、2004NBA中国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一)2004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该赛事于7月17日至8月7日在北京、重庆、成都、济南举行,共有16支球队参加比赛。北京赛区承担了6场预赛、1场半决赛和决赛,以及开幕式、闭幕式的任务。本届比赛的基本特点是规格高、规模大、球市好、组织工作比较严密,实现了举办历史上最好一届亚洲杯的承诺,得到了亚足联的充分肯定。
(二)中国网球公开赛。该赛事于9月10日至26日在北京网球中心举行。其间举行了ATP巡回赛和挑战赛、ITF挑战赛、WTA巡回赛和国际青少年比赛。比赛水平高,市场化程度高,品牌效应强,初步打开了市场,形成了品牌,积累了经验,为打造国际第五大网球公开赛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三)2004NBA中国赛北京站比赛。比赛于10月17日在首都体育馆成功举办,使北京乃至全国的球迷近距离地领略了NBA的魅力和球星的风采。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球市,加深了对国际体育商业运作方式的了解,为进一步开拓体育竞赛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另外,2004年我市认真执行《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规范体育竞赛市场,严格赛事审批、备案和管理。举办了计划内体育竞赛活动217项次,其中,国际国内体育竞赛活动63项次、市级竞技系列比赛67项次、群体系列比赛187项次;审批了2004年四国男篮邀请赛、LG极限运动亚洲巡回表演赛;大佛杯中国高尔夫挑战赛、美国哈林篮球表演赛等计划外体育竞赛活动49项次。
这些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对推动我市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建设,创建体育品牌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体育产业发展、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五、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体育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大力开展了行政许可法培训工作。为更好地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从4月份开始分两批对局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全体干部和有关承担行政职能的直属单位在职干部进行了全员培训,并按照要求完成了对机关干部的考试工作。同时,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再次举行行政许可报告会,为进一步规范体育行政行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奠定思想和行为基础。
(二)完成了体育系统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和确认工作。制定了《北京市体育局实施行政许可管理规定》和《北京市体育局行政许可公示制度》,成立了北京市体育局全程代理服务办公室,将体育系统行政许可事项的内容、条件、程序、时限等在局域网及办公场所进行了公示。
(三)初步形成了《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草案)》。为将群众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推动我市群众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市人大将《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列入立法计划。2004年我局加紧了《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草案)》起草和制定工作,目前《条例》的草案已经初步形成。该《条例》的制定将有助于市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有助于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将为更好地迎接2008年奥运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六、各项保障工作发挥较好作用
体育科教工作取得新成绩。体育科技重点围绕十运会开展攻关和服务工作。有5项局管科研课题通过专家验收,并形成针对运动员赛前、赛中和运动后各种不适症状的解决手段和药物,专项力量训练、便携式技术图像分析系统等一批新的成果。成立了科技服务攻关组,鼓励科研人员随队服务,加强运动训练监测,强化重点队员的科技保障。加强了反兴奋剂制度建设和科研测试站管理工作。同时,还组织了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了业余训练的选材测试工作。体育教育方面,组织力量对一院三校实施教学改革,探索多渠道联合办学方式,通过教育督导提高教学水平,抓好运动训练龙头专业建设,做好二级招生和优秀运动员推荐免试入学工作。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在职人员培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体育宣传工作突出重点,效果显著。围绕全年中心工作,突出奥运会备战和参赛及重大国际赛事的宣传,努力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专刊、专版、专题报道和连线直播等多种形式,对我市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情况进行了深入和广泛报道,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积极做好亚洲杯足球赛等大型国际赛事的新闻组织、记者管理、服务工作,赢得国际组织的好评。密切结合我市实际,对全民健身周等群体活动进行了多角度和多形式报道,宣传和引导市民参与科学健身。组织了北京体育好新闻评选活动,组织了大型体育赛事新闻报道业务研讨会并取得多方面的成果。体育博览杂志社也积极适应新的要求,重新定位,开拓新的办刊领域和市场,取得新发展。
党团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围绕我局中心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全会精神,制定了学习贯彻实施意见和学习计划,采取了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调研工作,全面加强了党、工、团建设,以《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学习为重点,强化党的组织纪律,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为全面完成好各项任务奠定了思想和政治基础。
体育社团管理工作本着健全机制,调整人员结构,规范活动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注意加强各项目协会组织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并成功地举办了电子竞技比赛。
国际体育交流工作积极克服“非典”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恢复传统的国际交流项目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工作领域;本着为竞技体育服务的方针,积极开展教练员引进和运动员外培的联络工作。
另外,体育外事,干部人事、老干部工作等各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认为之所以能够取得多方面的显著成绩,一是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社会各界的支持;二是全市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正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作风扎实深入,工作措施有力得当;三是全市体育工作者全身心投入、敬业奉献、埋头苦干、勇于胜利。但这些成绩,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要求,与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二是组织重大国际国内赛事的安全保障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严密,应确保各项赛事在安全上万无一失;三是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应有一个更快、更大的发展;四是在推动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中及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工作中,还应更充分地发挥体育部门的作用;五是为基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
二〇〇五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