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体产业字〔2021〕44号
各区体育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燕山体育运动中心:
近期,国内多地相继发生疫情,北京陆续发现京外关联和本地病例,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首都面临的疫情风险和防控压力持续增大。为贯彻落实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疫情,从严从紧做好全市体育健身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四方责任
北京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各单位要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提升防控敏感性,坚持从严从紧防控策略,落实好“四早”要求,毫不松劲绝不手软抓好各项防控工作,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落实好各项防控要求。
二、切实强化科学防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各区体育部门要按照本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依据《北京市体育健身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引(2021年9月修订版)》,重点围绕体育场馆、健身运动场所和游泳等场所,督促指导各体育健身场所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严格落实预约限流措施。自即日起,全市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按75%限流;有疫情发生地按照属地防控要求做好进一步管控工作。大型体育场馆、冰雪运动场所和青少年体育培训场所等重点场所要提前做好风险研判,及时进行客流疏导,避免人员聚集。
(二)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体育健身场所要加强内部人员排查管理,对入境进京人员、有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以及与涉疫人员、地区、场所有交集人员要按要求及时排查管控报告。积极做好从业人员疫苗接种工作,落实新入职员工核酸检测制度。做好从业人员自我防护工作,工作期间按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员工健康监测记录。
(三)严格落实测温验码制度。对进入场所人员落实体温检测、北京健康宝扫码登记、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设置一米线,保持安全距离。
(四)严格落实通风消毒制度。对公共区域、公共设备器材、健身器材等重点部位区域,严格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
(五)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发现疫情后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配合疾控部门做好处置工作。
三、切实强化督导检查,抓好问题整改落实
各区体育部门要围绕重点场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持续开展“七天一轮”全覆盖检查,直到本轮疫情结束。市体育局将对各区体育部门防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
(一)突出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要重点围绕游泳、冰雪场所和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的场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导体育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突出涉奥场馆周边体育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朝阳区体育局、海淀区体育局、石景山区体育局和延庆区体育局要全面做好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大对涉奥场馆周边体育经营单位的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全面落实。
(三)强化问题整改落实。各区体育部门要围绕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加强督导,做好典型案例通报和高风险问题公示,立行立改、举一反三。要强化属地和部门沟通配合,健全部门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机制,对拒不改正和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切实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市民防控意识
各区体育部门要从科学防疫、科学健身的角度,加大冬季科学健身的宣传引导,提供内容丰富、科学的健身指导内容。引导市民在健身活动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等健康生活习惯,开展强度适宜的体育锻炼,保护自身健康。督促体育健身场所在开放运营中,通过海报、广播、视频等多种途径,做好健身人员的健康提示工作,提醒健身人员自觉遵守公共场所防控要求,做好自我防护。
各区体育部门要及时做好检查情况汇总上报工作,每周对本地区体育健身场所检查基本情况、从业人员疫苗接种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典型案例等情况汇总并报送市体育局。遇有突发事件按规定和要求及时进行上报。
北京市体育局
2021年10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