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体群字〔2019〕39号
各区体育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燕山体育运动中心,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丰富本市中老年人体育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现定于2019年10月31日举办北京第二十二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表演赛。现将《2019年北京第二十二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表演赛规程》印发给你们,请各区体育局和相关单位按要求积极组队参赛。
北京市体育局
2019年9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9年北京第二十二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表演赛规程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发挥体育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按照年度计划,举办2019年北京第二十二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表演赛。
一、指导单位
北京市体育局
二、主办单位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
北京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三、承办单位
石景山区体育局
四、媒体支持
中国体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老年体育报、新老年杂志社、新浪网、北京市体育局网站、石景山电视台
五、时间、地点
时间:2019年10月31日(星期四)
地点:北京石景山体育馆
六、项目设置
健身秧歌(鼓)项
武术类项
健身气功项
健身球操项
柔力球项
综合才艺项
七、参赛办法
1.由各区老年体育主管部门、涉老单位(老龄办、体育总会、社体中心、老年体协、社区教育中心)集中推荐报名。凡举办区级配套选拔赛的,可推选5个队(至少应包括3个不同项目队);未举办区级选拔赛的可推选2~3个队(不同项目),其参赛队的水平要与市级优秀健身表演赛相适应。
2.在京中央单位、高等院校、驻京干休所、北京市有关部门可单独组队,报1~2个队参赛。
3.市老年体协所属的单项协会可报1~2个队,组织过市级选拔赛的最多推荐4个队参加。
4.街道、乡镇的社会团队(报名表需加盖街道、乡镇公章),经老体协审定同意,可报1个队参加。
5.每队报名限领队1人(可由参赛队员兼任,须在报名表中注明),参赛队员6~18人(男女不限),预备队员1名(健身腰鼓场外指导或伴奏不得超过3人,其人数包含在本规程规定的参赛队员18人的上限中)。
6.年龄规定。不分性别,统一规定参赛年龄为55岁至70岁(1949年1月1日至1964年12月31日出生),参赛队员现场需携带本人身份证,赛会保留对参赛队员身份证的复核权;上场队员12人(含)以上的参赛队,允许有3人在55周岁以下;上场队员12人以下,只允许1人在55周岁以下,但最低均不得小于50周岁(1969年12月31日前出生)。
7.参加此次活动以本人自愿、亲属支持为原则,参赛人员须亲笔签署《自愿参赛责任书》。参加交流活动人员须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且适合参加表演赛者,其健康状况由各队严格把关。凡不符合规定要求,参赛期间发生人身健康及其他安全责任均由参赛队和本人负责。
八、报名
1.各队请于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前,将《2019年北京第二十二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表演赛报名表》(见附件1,每项1张)、《自愿参赛责任书》(见附件2)、《参赛队简介》(见附件3)按要求加盖公章传真或邮寄至北京市老年体协。上述材料的电子版和参赛音乐电子版须一并发至北京市老年体协邮箱,不发送电子版的队伍不编入秩序册名录(报名表电子版在北京市体育局网站下载)。
北京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先农坛体育场内,邮编:100050。
联系人:李晓琴、孙景琴、杨永虹
联系电话:63173915
传 真:63038551
邮 箱:ltx8551@vip.163.com
电子版报名联系人:王平基
联系电话:18612523623
2.为确保市级赛事的相应水平和质量,本届报名限额70个队以内,依报名先后次序,额满为止。
此外,大会竞赛组保留对参赛项中过多重复的同质套路调用视频作审核预选的权力。
九、表演赛要求
1.各项目均执行由中国老年体协各专项委员会审定的竞赛规则。裁判组统一评判,分项记分,按项目设置与得分由高到低排名,编制成绩册。
2.本届赛会改变往届项目穿插综合编排的做法,试行分项目集中进行比赛,具体场次安排及项目编排方案将由大会裁判组根据赛会的整体要求和报名情况确定,各项队伍上场顺序采用电脑排位决定。全部结果在赛前召开的裁判员、领队、教练员联席会上宣布。
3.参赛套路不论规定或自编都同等视为10分起评。以0.01分为基础尺度对出现错误进行扣分。
4.套路时限为3分30秒至5分(健身气功规定套路时长参照该项最短时限执行)。计时以队员做动作为开始(保持造型则不计时),全体上场队员动作结束停止计时。允许音乐有不超过2个8拍的前奏。
5.各参赛队音乐一律采用电子版,注明参赛队名、参赛项目、套路名称,随报名一并从邮箱报送。
6.比赛场地为15×15平方米,场地周围有5厘米宽的标记带,标记带线条清晰,属于场地的一部分。整套动作必须由全体队员在划定场地内从开始到结束完成整套动作。
7.参赛队员的服装全队统一,适合运动,不过度装饰,头饰不超过15cm,鞋跟不超过2cm,不允许穿硬底及带钉的舞鞋上场。
8.比赛现场领队、教练、运动员不得干扰裁判评分工作,不得向裁判询问有关评分的问题。本队比赛时教练员不得以任一种方式作场外指导,队员不得在场上随动作唱或喊口令。
9.运动员检录时不到场视为弃权。
十、各项目参赛规定
(一)各项目要求
1.健身秧歌(鼓)项。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审批推广的任一套规定动作;自编套路。
2.武术类项。不同门派拳(剑、刀、枪、棍)、太极拳(剑、扇、刀棍、推手)、太极功夫扇等传统套路、竞赛套路、自编集体套路,自编集体套路要遵照该项目规则要求编排。
3.健身气功项。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广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大舞及综合上述套路,组合编排的集体套路。
4.健身球操项。专指用中国老年体协健身球操专委会认定的健身球器械(包括单球和双球)编排,且是专委会审核推广的规定套路及自编套路(健身套路、集体套路)。
5.柔力球项。单拍、双拍,单球、双球,各路风格的规定或自编集体套路。
6.综合才艺项。带球(原为可乐球)、越野行走手杖操、花棍,健身操舞、回春保健操、行进团体徒手操(佳木斯舞步)、导引养生功、体育舞蹈、民族民间舞蹈、模特表演、瑜伽表演、广场舞、排舞、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以及上述列举以外的集体表演性项目。
(二)特别强调
1.所有参赛的自编套路须符合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健身指南》中提出的“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平衡能力练习”和“灵活性练习”原则,符合中老年人年龄特点,不盲目追求难度,如翻腾、倒立、托举、跳转360度等不当的难度动作。
2.套路编排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不少于6种队形变化,充分发挥和利用各项目自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选用符合体育健身需要、适合身体锻炼的动作;切实重视身体的锻炼,满足预防中老年人身体运动器官功能衰减的健身需求,令创编的套路具有健身性、保健性、艺术性,既锻炼身体又有观赏性。
3.比赛严格执行全体上场队员须全员带入场地,并在同一场地内从开始到结束完成整套动作的执裁条款。
4.各参赛队必须强化安全意识,不出伤害事故,不出交通事故;赛前练习切忌长时间、过度负荷的持续训练;临赛突发身体不适的队员不要参赛。领队务必担负起对参赛队员的管理和服务责任。
5.比赛当天,组委会在赛场安排专业急救医务,包括医生、救护车等,负责意外伤害和紧急情况处理。
十一、奖励办法
本届赛会将以重身体锻炼价值、重日常锻炼实效、重有质量的发展为目标,引领北京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日益走向优质水平。
(一)表演赛奖。向参赛队伍颁发“2019年北京第二十二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表演赛奖”奖杯和纪念品,各队成绩将在赛后印制成绩册公布。
(二)表演赛优胜奖。评奖范围为:六个项目每项的前三名,共18个队,分别颁发奖牌和奖品,并予以分项成绩公布。
(三)优秀组织奖。各单位须将优秀组织奖申报材料于2019年10月25日前报送市老年体协;组委会根据各单位申报情况、组织情况、现场表演情况,综合审议作出遴选,并为获奖单位颁发奖牌。
十二、经费
表演赛经费由组委会负担,不收报名费;交通、餐饮各队自理(赛会可协助参赛队预定中午快餐)。
十三、裁判
表演赛裁判人员由北京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聘请。
十四、仲裁
表演赛设仲裁委员会。
十五、组委会、裁判长、领队联席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十六、本规程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十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