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市运会人物故事:七年,在马拉松赛场发光
2022-09-01 09:18:26  |  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
字号:
分享:
打印

  她叫杨晓莉,今年47岁,北京市运动会东城区代表队马拉松教练兼运动员。开始跑步的契机源于7年前——2015年她工作繁忙,总是感觉力不从心,身材偏胖、气色很差、容易疲惫,逐渐意识到需要在工作之余解压,通过运动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2016年初开始系统、规律、有节奏的跑步锻炼,每周三、周五到快乐跑团首都师范大学训练基地跟跑。因为自己是共产党员,始终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热心,于是她主动在快乐跑团担任志愿者,负责签到、拍照、参训人员饮用水补给等工作。2016年11月,她参加了石家庄国际马拉松,以421的成绩轻松完成自己的首个全马,对跑步的热爱就此一发不可收拾。自2017年9月北京马拉松协会成立,杨晓莉便怀着对公益的热情,出任了协会志愿者委员会负责人。5年来她一路陪伴北京马拉松协会成长。协会致力于推广跑步运动、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健身可持续发展,历时五年打造的“15分钟运动圈”是全民健身公益项目,以落地运动营为基础开始发展起来,目前已拥有34个运动营,每个营地都有由营主、公益教练、急救跑者、配速员等组成的志愿团队,杨晓莉带领的志愿者委员会由一大批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人构成,正是这群志愿者搭建起了志愿者团队,为运动营提供保障,成为强大后盾。

  七年来,她累计参加了9场马拉松赛事,但她服务的赛事更多,数十场赛事都有她忙碌的身影,保障了数万名跑者享受着比赛的荣光。

  在杨晓莉看来,跑步是一项精益求精的运动,跑步使她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活到老、学到老。在北京马拉松协会,为了提升自己并更好地服务跑友,她参加了公益教练培训,更加懂得了,作为公益跑步教练,不但要有公益心来奉献自己的热情,而且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统筹能力。不断精进、助人为乐的认知使她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受益:家庭成员在她的带动下逐渐养成了跑步运动的习惯,身体素质大大提升,家庭关系更加和谐有爱;日常工作也更加有效率、在党组织和工会工作中都获得了更多好的评价。

  2018年杨晓莉曾以东城区群众组马拉松选手身份参加了第十五届市运会。作为东城人,她代表团体奔跑时,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上一届参训、参赛的经历让她感受到马拉松东城代表队是一支勇往直前、团结奋进、潜力强大、新人辈出的队伍。今年第十六届市运会,她经一众友人的推荐担任了东城区群众组马拉松项目负责人和教练员。备战本届市运会过程中,她认真执行组委会的各项举措,带头进行反兴奋剂认证培训、参加东城区体育局的学习培训,及时传达工作会议精神,并请教北京马拉松协会培训部意见,认真制定每一周的训练计划、亲自执教每一次训练,对队员情况做到宏观把控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她相信,有付出必定有收获,认真、投入、拼搏、团结的东城区马拉松代表队在本次备战市运会中的每一滴汗水必将开花结果!她希望让更多人接受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训练,相信全民健身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的目标在未来会加速实现!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