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在上学时因运动受伤,手术后,因运动量大,未能多休息,导致腿伤没能养好,落下了疾患;
她,曾被医生判定一定要做手术来治疗腿伤,然而她却放弃了手术治疗,改为运动治疗;
她,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持杖健步走运动,没想到这项运动竟使她的腿伤有所延缓,伤病慢慢有所改善;
她,将钟爱的这项运动从她居住的慧谷阳光小区逐渐传播到了整个东湖辖区,传播运动的同时也传播了健康。
她,就是曾荣获东湖榜样荣誉称号的张慧光老师。
朝阳区东湖街道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张慧光
张慧光老师,1946年11月出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退休前曾任陈经纶学校总部(高中部)体育老师,曾与国家体操队在运动损伤恢复领域合作。退休后依旧热爱体育健身,成为了80年代较早的一批社会体育健身辅导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她自学了交谊舞、各类中老年健身操、广场舞以及健步走等体育项目。这段时间开始,张老师自愿担任业余体校的校外教练员工作,基本上是义务的。她认为用自己学来的知识,服务社会成了自身的责任。
张老师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自1983年她自费学习了戚玉芳健身操和美国简芳达健美操。1989年以后电视台开始连续播放太极教学视频、社交舞教学视频和健身操教学视频,她每天早上5点50分必按时录制,自学。张老师开始接触越野持杖行走项目后,经过亲身体验,深感此项运动易推广,而且与政府推广的全民健走运动相一致,于是她开始研究学习这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为了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她自费参加了市级、全国级的各种培训班,先后获得越野持杖行走社会指导员资格、越野持杖行走国家级教练员和国家一级裁判员。
2005年,张老师来到社区,除了成年人外,也指导社区在校学生科学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职业的关系,看到锻炼不科学的现象,她会随时进行指导、帮助,尤其对准备参加中考的学生,是有求必应,精心辅导,受到家长好评。指导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内容也是不断扩展,她组织学习太极拳、健身操、社交舞,广场舞、手杖操等。根据居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分别选择不同项目进行指导,如对于中年人进行健美操和社交舞的教学等。
自2005年开始,张老师组织居民自愿成立果岭里社区体育健身队伍,协助街道开展多场基层体育活动。在她的大力倡导下,东湖街道全面推动越野杖持杖健步走运动发展,影响力与日俱增。自2016年起,张老师出任东湖街道越野杖持杖健步走队队长兼各社区分队教练,长年如一日地义务从事健身队伍的技法教学与队伍建设工作。
对于东湖街道支持的全民健身工作,张老师说,“我要感谢东湖街道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感谢这么多兄弟姐妹和居干们的支持帮助,才使我坚持越野健走这项运动的宣传和推广。持杖健走的益处很多,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受益。”
张老师谈健身正能量
张老师将体育健身的正能量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
强身健体,合理的参加体育活动,对于伤后康复也有一定帮助。
寻求归属,健身活动过程人人平等,促进个人心态的平衡,有助于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寻找归属感。
睦邻友好,不同的老人能够加强交流,并通过各自的家人熟悉更多原本陌生的居民,这样可以促进邻里和谐,对于增进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很有帮助。
齐家育英,老人的身体力行,对于各家的青少年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可以促进社会教育,和谐家庭关系。
老年互助,丰富老年人退休生活,也可以协助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东湖持杖健走队的崛起
2005年,张慧光老师搬到了果岭里社区慧谷阳光居住,她经常在小区内练习手杖操,久而久之,有的居民就对她的手杖操有了兴趣,于是在2009年,慧谷阳光小区的健走队成立了,队伍起初有八、九个人,年龄最大的有89岁了。
每天早上8点半,张慧光都要带领大家做3套操,中老年广播操、中老年健骨操、健脑操。她还自己编舞,快慢节奏都要适合老年人。这支社区队伍渐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在一些演出中,大家还能上台表演节目,这也让老年人们有了更高的积极性。正是他们优异的表现,使他们得到了社区的扶持,获得了十副练习手杖。
2015年11月,一次文体骨干会议中,张慧光提出希望将这项运动传播给更多的人,此项提议得到了东湖街道工委、办事处各位领导及文化中心主任的肯定和支持,经研究,提出建设百人健走队的计划。张慧光信心满满地说道:“我相信我能完成任务,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后,这一事情终于敲定了,各社区开始张贴信息扩招健步走队伍,然而初期的报名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居民认为“不就是走路吗,不用参加队伍”。
这并没有让张慧光气馁,有多少人她就教多少人,渐渐地参加队伍的人发现了这并不是简单的走路。持杖健步走分为手杖操和健步走,手杖操做的时候全身都在运动,对身体很有益处,健步走的时候走路也是有方法的。有时大家在公园里锻炼还会吸引居民围观,更多的人来找居委会报名参加了。
2016年1月20日,东湖街道持杖健步走队正式成立了,至今已有队员约100人。就像当初张慧光说的那句话:“我想用行动感染每个人,我们拿出成绩来,大家都能看得到。”现在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队伍中来,她希望更多人都能知道东湖的队伍。
张老师与队员们二三事
望湖队与南湖中园队一般都是在北小河公园活动,张慧光家住慧谷阳光,第一天去练习时她是走路过去的,做完手杖操后,又带领队员们在公园内走了3圈,回来后感觉腿就疼得不行,大家知道后非常关心她:“张老师,您以后就带我们做操吧,不用跟着我们健步走了。”队员们的理解让张慧光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她总是说:“大家走过来跟我学习的话太远了,不如我到每个社区队伍去教大家,这样一些身体不是很好的人也能参与进来了。”
有一次,张慧光去望京花园队教学,出门时还没下雨,走到一半就下起雨来了,得知活动取消后,她只能返回家中,回到家后雨停了,她还惋惜道:“雨下得不是时候,不然我又能跟花园队的队员们练习了。”
张慧光教学时是个认真严厉的好老师,平时她也会在微信群里对队员们进行鼓励,而队员们对这项运动的热情也让她欣慰不已。果岭里队的一名队员,她的家人生病很严重,为了不耽误大家的练习,她调整了自己去医院的时间,没有向队伍请假;望京西园的队长李玉英,不小心摔倒后,不能参加锻炼了,听到国家级教练白雨玲要来为大家教课,她就到现场坐着看,隔天还带伤上场练习,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白老师好不容易来一趟,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为了在社区开展持杖越野行走项目,张老师首先带着社区内年龄大而且体弱者进行培伴训练。有一位现在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体胖、有多种疾病,心率不齐、腰膝老年疾病、又查出血糖升高的新毛病,平时走路少而慢,但她协调性好,晨练时学习操、舞等都很快。为此她把每天应走的公里数,分成两段时间来完成,开始一周,每天晨练前,持杖走一公里,用时近20分钟,晚上持杖走二公里,用时40分钟。第二周,早上走一公里用时15分钟,晚上二公里走用时33分钟左右。第三周早上走二公里用时30分钟,晚上走三公里用时45分钟,就这样保证每天持杖走五公里,速度也有很大提高,体重减了十几斤,血糖也正常了,她的变化大家都看到了,由此参加持杖走的队伍也扩大了。
东湖居民眼中的张老师
望京西园队队长李玉英
我觉得健步走和手杖操这项运动特别好,通过张慧光老师在微信群里发的视频,我也会自学并教给队员们,同时也感谢张老师对我们的认真指导。
望湖队队长李韶红
张老师是我们东湖持杖健走队的开拓者。在我们东湖持杖健走队成立之前她已经投身这项运动多年,并且获得了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她年逾古稀;她不辞辛苦;她不计报酬;她不图名利;她冒着严寒;她顶着烈日辅导我们、带领我们科学地、正确地使用健走仗,组织大家练习手仗操,我们非常敬佩这位老师。
南湖中园队队长陈宝珍
慧光老师是我们东湖健走队的前辈,对持杖行走有着特殊的感情。与老师初次接触,我就感觉她是一个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记得她第一次来我们中园指导,我去接她,老远就看见她挺胸抬头、手持健走杖、大步流星的走来,当时我心里一阵感动:多么健壮的一位老人啊!大中午的她从家走到北小河公园,实属不近,操练过程中,她总是一遍又一遍的耐心做示范,从不偷闲,她用身体力行的行动感染着队员、传播着健康。她热心公益事业、不讲个人得失。她以自身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感谢慧光老师!
望京花园队队长高焕玉
我们花园队建队晚,在张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们队开始健步走。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花园队队员向张慧光老师感谢!我腰腿痛不能和大家一起健步走,每次活动都由我们副队长谭力带着一起健步走。
望京花园队队员谭力
我从2006年就在天坛公园参加了越野走这项运动,后因2008年搬家到花园就中断了。是亲爱的张慧光老师最近找到我,让我重新加入到这项喜欢的运动中来。借此机会要衷心的谢谢张老师。希望对这项运动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加入并受益。
东湖街道文化中心
人生古稀志未已,七彩联动强心体。寒暑无惧非独行,健走杖舞双欣喜!
本服务由北京市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