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霞,今年53岁,是垡头街道一区社区居委会文化委员,参加社区工作9年,负责文化体育工作6年。2016年,陈利霞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证书。工作中的陈利霞本着“奉献、服务、健康、快乐”为目标,努力地做好一名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健身的组织者、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者。
朝阳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陈利霞
社区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身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社区文化共建委员,职责之一就是根据居民的需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在入户走访中陈利霞了解到社区老年居民生活比较单调,而且空巢老人较多,娱乐活动较少,大多只是打打牌、下下棋,居民群众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充实晚年的生活。许多居民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难免都会有一些失落和寂寞。社区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搭建一个让居民相互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居民展示才艺、发挥特长,愉悦身心!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从而实现文化惠民。陈利霞认为这就是社区文化体育工作的意义所在。
2013年4月,陈利霞和同事在社区里贴通知,耳边传来一阵悠扬的乐曲,循声望去,原来是几名中老年人在练习太极剑,伴随着优美的古曲,剑起剑落,潇洒飘逸,甚是优雅。陈利霞心想,这要是我们社区的人才该多好啊,可以让她们发挥优势,带动社区居民锻炼身体。于是陈利霞上前搭讪:“您这太极剑舞的真棒,练很多年了吧?”。其中和蔼可亲的老师回答,她们练习太极拳十年了,对身体健康特别有好处,最令陈利霞高兴的是,这位老师姓赵,就住在垡头一区6号楼。陈利霞马上自我介绍:“我是咱们一区社区负责文化体育工作的陈利霞,我知道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咱们社区有很多老年居民,闲散在家,您能教他们学习太极拳吗?让咱们社区的老年人都动起来!”赵老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回到社区,陈利霞把事情跟领导做了汇报,社区领导非常支持,第二天陈利霞就贴出了通知,社区将成立太极队,聘请专业教练免费教授大家太极拳。居民们纷纷表示居委会成立这样的太极健身队太好了,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在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居民的热情参与下,垡头一区太极队成立了,并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心悦太极队”,赵老师谨守承诺义务担当了教练,并请来了他的好友加盟助阵。
万事开头难,学员们从最基础的24式简化太极拳学起,虽然大家都很认真,但是不得要领,一个小时的练习下来腰酸腿疼。这还不算,练习场地也成了大难题,由于扰民问题也多次被迫更换。赵老师带领学员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如今心悦太极队已初具规模,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在垡头园林间,垡头文化广场、北里公园,经常能看到垡头一区心悦太极队的身影。这些普普通通的居民太极拳打得有模有样。5年中,他们成立了气功、太极拳辅导站。培养出了15名太极拳项目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几位佼佼者代表一区参加了区级太极拳、太极剑比赛获奖。队伍学习了拳、剑、刀、拂尘等多种套路,多次代表社区参加慰问演出和才艺比拼等活动。心悦太极队的成立,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每年社区都会举办心悦太极队风采展,2018年已经举办第五届了。
心悦太极队只是社区全民健身的一个缩影,垡头一区社区合唱队、舞蹈队、广场舞也吸引着大批社区居民参与。2016年,社区又开办了“书法培训班”和“京剧戏迷乐”,深受居民欢迎!社区通过发现和启用文化能人,大力扶植文化队伍以及提供搭建展示平台,推动社区文体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欢乐祥和的社区氛围。社区每年定期举办居民运动会,有不少于6项的比赛项目,居民同场竞技,相互交流,促进了社区和谐。定期举办扑克、象棋、健步走等健身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今天的社区文化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以及工作能力,能够应对处理各种繁琐但重要的问题。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更加凸显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需要不断地细致与完善。陈利霞认为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完善自己,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的目标。奉献社区,责任为先,在基层社区工作,让陈利霞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凡的快乐。
本服务由北京市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