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瑛自幼受父亲的影响爱好武术运动。曾和著名武术家班国财、张全亮、吴文翰等老师学练过五行通背、武氏太极、吴氏太极、梁氏八卦等许多武术套路。后来潜心随师父张全亮习练吴氏太极拳。因吴式太极拳内涵丰富韵味十足,强身健体调养身心,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奇葩,张小瑛便越来越痴迷于此。练功过程中可以让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悦。尤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打上一遍太极拳可以使人疲劳顿消,神清气爽。每天早上上班前1-2个小时的晨练,可以让张小瑛一整天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对做好本职工作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天长日久自然达到身康体健的目的。
大兴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张小瑛
2004年张小瑛入住清城社区,每天早上在小区中央花园和几个师兄弟一起练功。后来她发现许多小区的居民都对太极拳感兴趣,主动要求加入到她们的行列一起学习。张小瑛将此情况汇报给师父张全亮,他也非常高兴。于是张小瑛所在的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经研究决定,成立鸣生亮武学研究会清城辅导站。由张小瑛牵头义务为小区的太极拳爱好者传授吴氏太极拳。
从2015年初开始到现在10余年间,她们每天风雨无阻地带领大家学习演练太极拳,从基本动作要领到身法步法的规范,从拳理拳法讲解再到基本套路演练,让大家在学习太极拳传统套路的同时,了解掌握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及外延。太极拳不仅是武术拳种而且是文化拳,以阴阳易理为哲理,融汇极深的文学、力学、医学、生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张小瑛和同事们努力让大家体会其中的艺术品位,感受健身防身效果。她们还经常邀请张全亮老师为学员们讲拳理拳法、老武术家的名人轶事、每个动作的健身治病效果和一些强身健体的小功法,深受大家欢迎。不但小区的居民来参加习练,还有不少周围小区的太极拳爱好者也都聚拢而来。晨练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练拳的热情也越来越浓。由一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目前的50余人。张小瑛还经常带队参加区内、市内组织的各种太极拳比赛,并获得好成绩。在2016年、2017年两届大兴区体委组织的全区太极拳健身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十三年间张小瑛放弃许多个人的休息时间,无怨无悔地义务为大家教授太极拳和器械套路。早上集体练功结束后,她还要及时帮助个别人纠正动作。星期天或节假日,她常常花费半天乃至整天的时间用在辅导培训上。有的学员常常因为家务事或社会活动较多而落课。但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有需求,张小瑛就毫无二话地牺牲休息时间义务给他们补课,直到教会为止。小区退休职工小胡,有时因为参加艺术团的文艺演出耽误晨练,再学新的就跟不上。张小瑛经常根据她的空闲时间随到随学。每次小胡来家里找张小瑛,张小瑛就主动放下手中的活,陪她到楼下的花园练习拳、械套路。太极拳成了友谊的纽带,周末大家经常一起到附近公园玩耍,找个合适的地方打上一两遍太极拳,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小区附近有个理疗店,老板是个河南陈家沟人,对陈氏太极拳也有些了解。当他听说吴氏太极拳讲究的是按窍运身时,觉得与他们推崇的经络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就主动找上门来要向张小瑛学习吴氏太极。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了解,他觉得吴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对身心有益,决定鼓励他的员工和客人来学打吴氏太极拳。于是就盛情邀请张小瑛去帮忙。张小瑛得知他们有些客人身体方面有些不适,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非常需要保健身体时,就爽快地答应了。
张小瑛规划每周末利用半天时间义务到店里教授吴式太极拳。说事容易做事难。她到店里一看,只有一间房的地方,室内根本无法练功。还好门外不远处有个小街心花园,可以勉强站开20来人。这些人半数以上是八十左右岁的老年人,虽然没有任何太极拳基础,但学拳热情非常高!张小瑛被他们乐观的心态所感动。为了帮助大家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张小瑛给每个人发了一份辅导材料,还找了两名师兄弟一起为他们做辅导。张小瑛在前面边教边做示范,另两个师弟则一边带着做一边及时观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跟着比划还可以,但要自己单独练就不行了,常常学了前面忘了后面。半天下来,张小瑛口干舌燥。她以鼓励为主,不厌其烦地反复做示范讲解。欣慰的是学员们非常认真,每天回家后都坚持自己练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几个月后,人人都可以独立地打下吴式太极拳的10式入门套路了。成绩来之不易,所有人内心都充满了喜悦。
在多年的练拳和教拳实践中,张小瑛深深体会到,太极拳是有助解决当前社会亚健康和浮躁情绪的理想运动形式,还可以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太极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喜爱,对强身健体、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张小瑛在快乐健身、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收获着健康、快乐和友谊。
本服务由北京市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