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至2012年,李继兰积极参加吉林省白山市以太极拳为主的武术活动,培养了大批热爱喜欢武术的群众,主要培训内容为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鞭杆拳、柔力球、健身球等等。
昌平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李继兰
李继兰的学员多为中老年人,大部分人只是想伸伸胳膊、踢踢腿,随便运动一下,学习并不是十分上心,动作不能到位。但很多动作如果不到位,不光不能强身健体,还可能会损伤身体,于是,李继兰耐心讲解,让大家了解到太极拳不单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种有效的抗衰老保健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达到静心养气的效果,尤其能够十分显著降低抑郁、焦虑、困惑等消极情绪。但太极拳一定不能乱练,太极拳是很严谨的,如果动作不到位将很难起到健身的效果,甚至有反作用。
在长时间的太极教学过程中,李继兰遇到过很多问题。初学者的各种错误不胜枚举。因此在讲解中,李继兰要不停地指出动作误区,深入浅出地讲解,大家也都能慢慢领悟。
很多人在练习的时候都是看着地面练,这样容易造成身体前倾,从而压迫腿部和膝关节,所以老有人说膝盖痛。特别是陈氏太极拳,练习这个拳种要求人有很强的爆发力,练习者身体要压得很低,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力量聚集在膝关节部分,如果练习不当,膝关节很容易损伤。经过李继兰的讲解,大家可以及时调整动作姿势,避免因为错误的练习给身体带来损伤,用正确的练习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员多次参加吉林省市各种比赛,荣获团体奖项若干。
2012年,李继兰来到北京,一直积极参加北京市昌平区组织的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鞭杆拳等活动,也乐于在公园和社区教学。很多时候,大家锻炼的时间和锻炼的项目并不统一。于是李继兰利用微信群,为大家解答锻炼中的疑惑,时间上更为灵活,弥补了定时定点培训的局限性。大家在微信群里非常活跃,不仅增加了锻炼的热情,更是像一家人一般其乐融融。
2016年,李继兰在长陵初中开展太极拳的教学推广工作,主要以24式太极拳为主。初中年龄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但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害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运动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李继兰从兴趣着手提高学生对武术的热情,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主要采用基本功组合教学法、完整和分解示范法、多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再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将太极拳中的攻防概念讲解给大家,不但使学生对太极拳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的动作更规范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李继兰结合基本攻防技术,在让学生相互对练中掌握动作,领会太极拳中所含的棚、履、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的基本特征,更好地达到劲力内蓄的涵养。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例。第一组起势动作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防守解脱动作。它的意义与作用在于当被对方从正面双手抓住两肩部时,己方双手由下而上上移,从对方双手的内侧按压对方双臂,从而完成解脱过程。学生们课堂学习非常的活跃,每天的教学内容结束,都大喊着盼望第二节课快来,大大的提升了青少年对武术的兴趣。
李继兰顺利完成了太极拳的推广教学工作,同学们已经能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感受到自己身体部位的变化。大家已经能熟练地完成太极拳,姿势正确、优美,富有表情,乐于表现自我,并且能观察评价其他同学动作,有鉴别动作规范水平的能力。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教无定法,只有因材施教,符合各个年龄阶层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教法,愿武术文化之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常开不败。
本服务由北京市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