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何文珍:文化融入群众生活 全民晨练共享快乐
2019-03-20 10:05:56  |  北京市体育局网站
字号:
分享:
打印

  何文珍是交通大学社区健身气功站的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006年开始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交大晨练站现有女队员60名,平均年龄65岁以上。在何文珍的带领下,队员们遵循坚持晨练、强健身体、文化融入、共享快乐的思想理念,集中培训、相互支持、人人献策。

  从2006年至今,共排练了民族舞、广场舞等100多个文体项目。特别是2017年排练出太极拳(二十式、二十四式)、太极柔力球,舞蹈《追梦在路上》《美极了》《动感节拍》《中华通络操》《防跌倒毛巾操》,红绸舞《舞动中国》,大大调动了队员热爱晨练、健康运动、幸福生活的激情。

  2017年,何文珍组织参加了海淀区木兰拳协会第二届风采展示大会,取得优异成绩。在广外街道第二届“红道杯”社区文化体育广场舞比赛活动中,获得了最佳风采奖。参赛舞蹈充分体现了“白发染红心,青丝碧河山的靓丽风采”,表达了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

  有声有色的文体活动带动了队员们的积极性,何文珍用勤劳和智慧滋润了交大家园,为促进站点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海淀区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何文珍

  何文珍认为带好团队是一名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做好文体活动的关键。主要做到了五点:

  1.建立健全晨练制度,坚持不懈参加活动。对自愿参加晨练的队员建立了四有档案,即有身份证登记、有姓名、有电话号码、有健康身体。

  2.利用每天早晨六点到七点半的时间段集中锻炼,执行锻炼计划。坚持经常不断线,持之以恒,保证充分时间,确保锻炼效果,用制度约束队员。

  3.根据当年情况,在晨练内容和项目上注重选择适合老年活动的相关内容。选择容易掌握的动作、音乐和技巧,让年纪大的队员易学易会,进而真正达到体能锻炼的目的。

  4.开展一带一、一教一的学习模式,建立爱学习、爱运动、互帮互敬、祥和愉快的良好晨练氛围。增强了队员热爱集体、关心团队、和谐相处、快乐舞动的社会活动。保证队员个个有耐心、人人有恒心。

  5.积极向海淀区木兰艺术团队请教,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于团队。以身作则、敢于拼搏,主动向上级组织沟通、协调,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展演活动。使老年队员能在学有所用、团结友好、共享快乐的环境中得到健康锻炼。

  组织带领团队开展文体活动是退休员工的深切愿望,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的重要措施,也是老年人欢度晚年生活的精神依托。实践使何文珍体会到,每做一件有益的事情必须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耐心和付出,用最好的心意面对每项工作。和善处事、和蔼相待,尊重老人、珍惜生命、愉快生活、团结共事,自觉履行职责,才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有坚强的意志力,勇于吃苦的精神,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

  何文珍总结说,在文体工作中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广泛动员退休员工参加全天健身运动,以我健康、我幸福、我做主的理念和心态,掀起提倡和发展老年文体活动的新高潮,带领团队争取更好的成绩。

本服务由北京市体育局提供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