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王爱兵:习武修德 永无止境
2019-05-08 10:39:20  |  北京市体育局网站
字号:
分享:
打印

  王爱兵,北京市平谷区人,中国武术六段,现任北京市平谷区青少年精华武术俱乐部董事长,平谷区武术协会主席。1990年,王爱兵毕业于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现首都体育学院),本科学历。现在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一级裁判员、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被评为“北京市体育健身明星”“北京市平谷区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火炬手,北京市劳动模范。

平谷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王爱兵

传承中华武术,弘扬民族精神

  王爱兵常说:“中华武术和武术精神是民族的瑰宝,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中华武术和武术精神是我们习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心系武术事业,从一名武术爱好者逐步成长为武术传承与教育的职业者。在潜心钻研、习练、传承武术技能的同时,特别注重尚武精神和习武品德的修养与教授,在他的青少年精华武术俱乐部练武厅,悬挂着“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的警示语,教育每个习武者要时刻注重武德修练,讲文明礼貌,有礼有节。新学生开班的第一课,也是从习武先习德教育开始的,现已成为俱乐部教学的惯例。家长们感慨地说,从武术俱乐部走出来的孩子们精气神足了,也懂事了、勇敢了、坚强了,更加自信了。

潜心学艺,融会贯通

  王爱兵毕业于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主修长拳,是名副其实的武术“科班”出身,曾多次在各级武术大赛中获奖。但随着他对武术理解的不断深入,他不再满足于院校学到的“拳脚功夫”,他要探究武术的本源和精髓。于是王爱兵在习练外家拳的同时,开始拜师学习太极拳、形意拳,进而学习太极气功与八段锦,并成为杨式太极第六代传人。在不断研习过程中,王爱兵对中华传统武术与气功有了独到的理解,悟出了太极“三圆律”,创编了“三圆律推手法”、“太极周天功法”和“太极拳入门快速教学法”,武术境界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创办武校,桃李满园

  从2004年起,王爱兵辞去待遇优越的工作,创办了“北京市平谷区精华武术学校”并担任总教练,把传承中华武术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多年来办班逾百期,参加人数达6万人次,培育了许多优秀学生,并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培训,许多学员在各级大型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09年,为进一步满足广大青少年对武术的热爱和需要,王爱兵创办了北京市平谷区青少年精华武术俱乐部。2010年,王爱兵被批准为国家级社会指导员,参加2016年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赛获优异成绩,后被推荐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大赛,荣获二等奖和道德风尚奖。

为国争光,服务社会

  自2005年首次赴阿联酋表演至今,王爱兵带领他的学员多次参加国外文化交流,到过的国家有:芬兰、瑞典、英国、俄罗斯、哥斯达黎加、新加坡、马里、塞内加尔、几内亚等。特别是2012年赴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还参加了“中国之夜”贵宾招待会,获得在场观众及表演团队的一致好评。

  精华青少年武术俱乐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武术文化深入挖掘、融合、创新、发展,使表演的形式更适合社会公益需要,适合社会正能量的需要,他们表演的“舞龙”、“舞狮”及武术已经成为平谷区的文化品牌,是每年春节、大型吉庆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必上节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北京市大型公益性活动中也颇具影响力。

习武修德,永无止境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王爱兵和他的武术俱乐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俱乐部里的奖杯记述着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和振奋的时刻,也激励着后来人树立勇于拼搏、勤学苦练的信心和勇气。然而,快到知天命年龄的王爱兵没有丝毫满足和懈怠,反而更加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他说,以前师傅们总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学无止境,现在他越来越体会深刻了。王爱兵今后要专注做好两件事:一是把武术、气功与健身养生更好地融合起来,摒弃那些复杂的、神化的、虚幻的外衣,让武术与气功练习更加简单,更易于广大群众接受、掌握和受益;二是不断探索、创新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人为本,使教学更有效、更有趣、更适合不同年龄、体质、文化程度的习武者,使中华武术、气功更好地传承下去。

本服务由北京市体育局提供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