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关于举办2020年北京市青少年皮划艇和赛艇锦标赛的通知
2020-09-03 09:48:34  |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
字号:
分享:
打印

京体竞管字〔2020〕86号

各区体育局:

  2020年北京市青少年皮划艇、赛艇锦标赛将于2020年9月26日—27日在延庆妫河举行。该项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北京市水上运动协会联合承办。现将比赛规程下发,请各区体育局予以充分重视,按时积极报名组队参赛。

  特此通知。

  附件:1.2020年北京市青少年皮划艇锦标赛竞赛规程

     2.2020年北京市青少年赛艇锦标赛竞赛规程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  

2020年9月1日    

  (联系人:李媛;联系电话:63018197)

附件1

2020年北京市青少年锦标赛皮划艇比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市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

  北京市水上运动协会

  三、竞赛日期和地点

  2020年9月26日-27日在延庆妫河举行。

  四、竞赛组别及项目

  (一)竞赛组别:

  甲组(男、女):15-17岁(2003-2005年出生);

  乙组(男、女):13-14岁(2006-2007年出生)。

  (二)竞赛项目:

  200米、500米:男子:单人皮艇、双人皮艇、单人划艇、双人划艇;女子:单人皮艇、双人皮艇;

  1000米:男子:单人皮艇、双人皮艇、单人划艇、双人划艇。

  五、参加办法

  (一)以区为单位组队参加。

  (二)参赛资格:所有运动员须经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并已在北京市体育局注册,参赛资格以2020年度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为依据,运动员只能代表2020年度注册单位报名参赛。

  (三)每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2人,运动员人数不限,兼项不限(兼项要参照竞赛项目日程表),严禁跨区组艇参赛。

  (四)请各参赛单位于9月6日前在北京市体育局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名,并于9月10日前将以下材料送交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404室。

  1.报名表1份,加盖参赛单位公章、医务章;

  2.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的保险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3.各单位参赛人员名单内所有人员(含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在网络报名当天“北京健康宝”小程序内个人健康码页面无异常截图;

  逾期未报名或未提交材料按不参赛处理,报名后不得更改,报名表无单位公章及医务章报名不予接收,不在参赛人员名单内或未提供“北京健康宝”内个人健康码无异常截图的人员届时不得入场。联系人:李媛,联系电话:63018197,电子版报名表发送至li.yuan@tyj.beijing.gov.cn。比赛时运动员须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参赛。

  (五)所有入场人员需要检测体温、信息登记,实行“绿码”准入制。未戴口罩或体温37.3以上者谢绝入,与赛事无关人员不得入场。

  (六)除运动员处于比赛、裁判员处于场上执裁期间以外,所有人员进入比赛场地须全程科学佩戴口罩,赛场内禁止饮食(运动员补给除外),在不影响比赛工作的同时减少非必要的接触及交谈。

  (七)所有比赛涉及人员自备防疫用品。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消毒湿巾等。

  (八)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随队人员报到进行全封闭统一食宿管理,禁止非必要的外出。

  (九)所有比赛涉及人员自备比赛及工作所需用品。包括:比赛器材、工作器材、装备、衣物、水杯、毛巾等,禁止与他人共用。

  (十)领队会、技术会议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十一)各参赛单位须为本单位所有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办理运动专项意外伤害保险,其在比赛中发生的任何意外伤害等事故,均由相关保险处理,主办和承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交报纸质报名表的同时上交保险单复印件,原件赛时现场查验。

  (十一)本次比赛不收取报名费,各参赛代表队自行解决参赛经费。

   六、竞赛办法

  (一)执行中国皮划艇协会审定的最新皮划艇竞赛规则。

  (二)比赛场地设六条航道。

  (三)比赛设预赛、决赛,赛制采用淘汰晋级制;如因天气或不可抗因素不能完成决赛的项目,按预赛成绩决定名次。用时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同名次并列。

  (四)比赛器材各单位自备,只限使用国产艇,桨不限。

  (五)参赛运动员服装颜色要统一,服装背后应印有本单位名称标志,每个文字尺寸不小于15×15厘米。

  (六)各项目报名参赛不足两个单位或不足三条艇时,不进行比赛。

  七、录取名次和奖励办法

  (一)本次比赛各组别各单项录取前8名,不足8名(含)按实际名次录取。前三名颁发奖牌及成绩证书,4-8名颁发成绩证书。

  (二)团体总分(甲、乙组男、女合计)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分计算),报名参赛单位在八个(含)以下时,递减一名录取。总分多者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则按在各组别中获得第一名、第二名(以此类推)多者名次列前。若录取名次不足八人时,按高限计分。

  八、仲裁和裁判员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统一选派

  九、本规程解释、修改权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所有,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附件2

2020年北京市青少年锦标赛赛艇比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市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

  北京市水上运动协会

  三、竞赛日期和地点:

  2020年9月26日-27日在延庆妫河举行。

  四、竞赛组别及项目:

  (一)竞赛组别:

  甲组(男、女):15-17岁(2003-2005年出生);

  乙组(男、女):13-14岁(2006-2007年出生)。

  (二)竞赛项目:

  500米(男、女):单人双桨、双人双桨;

  1000米(男、女):单人双桨、双人双桨。

  五、参加办法

  (一)以区为单位组队参加。

  (二)参赛资格:所有运动员须经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并已在北京市体育局注册,参赛资格以2020年度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为依据,运动员只能代表2020年度注册单位报名参赛。

  (三)每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2人,运动员人数不限,兼项不限(兼项参照竞赛项目日程表),不得跨区组双人艇参赛;

  (四)请各参赛单位于9月6日前在北京市体育局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名,并于9月10日前将以下材料送交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404室。

  1.报名表1份,加盖参赛单位公章、医务章;

  2.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的保险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3.各单位参赛人员名单内所有人员(含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在网络报名当天“北京健康宝”小程序内个人健康码页面无异常截图;

  逾期未报名或未提交材料按不参赛处理,报名后不得更改,报名表无单位公章及医务章报名不予接收,不在参赛人员名单内或未提供“北京健康宝”内个人健康码无异常截图的人员届时不得入场。联系人:李媛,联系电话:63018197,电子版报名表发送至li.yuan@tyj.beijing.gov.cn。比赛时运动员须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参赛。

  (五)所有入场人员需要检测体温、信息登记,实行“绿码”准入制。未戴口罩或体温37.3以上者谢绝入场,与赛事无关人员不得入场。

  (六)除运动员处于比赛、裁判员处于场上执裁期间以外,所有人员进入比赛场地须全程科学佩戴口罩,赛场内禁止饮食(运动员补给除外),在不影响比赛工作的同时减少非必要的接触及交谈。

  (七)所有比赛涉及人员自备防疫用品。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消毒湿巾等。

  (八)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随队人员报到进行全封闭统一食宿管理,禁止非必要的外出。

  (九)所有比赛涉及人员自备比赛及工作所需用品。包括:比赛器材、工作器材、装备、衣物、水杯、毛巾等,禁止与他人共用。

  (十)领队会、技术会议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十一)各参赛单位须为本单位所有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办理运动专项意外伤害保险,其在比赛中发生的任何意外伤害等事故,均由相关保险处理,主办和承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交报纸质报名表的同时上交保险单复印件,原件赛时现场查验。

  (十一)本次比赛不收取报名费,各参赛代表队自行解决参赛经费。

  六、竞赛办法

  (一)执行中国赛艇协会审定的最新赛艇竞赛规则。

  (二)比赛场地设六条航道。

  (三)比赛设预赛、决赛,赛制采用淘汰晋级制;如因天气或不可抗因素不能完成决赛的项目按预赛成绩决定名次。用时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同名次并列。

  (四)比赛器材各单位自备,只限使用国产艇,桨不限。

  (五)参赛运动员服装颜色要统一,服装背后应印有本单位名称标志,每个文字尺寸不小于15×15厘米。

  (六)各项目报名参赛不足两个单位或不足三条艇时,不进行比赛。

  七、录取名次和奖励办法

  (一)本次比赛各组别各单项录取前8名,不足8名(含)按实际名次录取。前三名颁发奖牌及成绩证书,4-8名颁发成绩证书。

  (二)团体总分(甲、乙组男、女合计)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分计算),报名参赛单位在八个(含)以下时,递减一名录取。总分多者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则按在各组别中获得第一名、第二名(以此类推)多者名次列前。若录取名次不足八人时,按高限计分。

  八、仲裁和裁判员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统一选派

  九、本规程解释、修改权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所有,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党政机关

联系电话:010-5553330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1号楼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